光明网科技讯(记者吴劲珉)再有几天,“彩云之南”云南昆明就将迎来2014年度科技盛会--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这是科协年会十多年来首次在云南省举办,对云南全省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重要机遇。
光明网记者获悉,今年,一年一度的第十六届中国年会对活动进行了大规模地“瘦身”,组委会为了注重实效和贯彻精简活动要求,在内容设置上做足功夫,按照中国科协“大科普、学科交叉、为举办地服务”的年会定位,力求突出地域特点,让年会与云南更“接地气”。
高层次学术会议更需注重实效
以“开放、创新与产业升级”为主题的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即将于5月24日至26日在昆明举行。本届年会由中国科协和云南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大会得到了两个主办单位的高度重视。
5月14日,光明网记者从中国科协了解到,本届年会基本框架依旧延续了历届年会的基本内容,分为开幕式和大会特邀报告、学术交流、科普活动、专题论坛和专项活动等五大板块。在开幕式上将颁发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奖和周光召基金会科技奖。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年会上,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将作专题报告,阐述其关于科技方面的理念,一改历届致开幕辞程序;同时,还将有4位科学家在会上作特邀报告,他们分别是中科院院长白春礼、中国工程院副院长谢克昌、国家新闻出版总局副局长邬书林和台湾钰创科技董事长、美国工程院院士卢超群。其中,卢超群院士是年会首次邀请台湾地区的科学家作年会的大会特邀报告。
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年会组委会副主任沈爱民向记者介绍说,今年年会把实效问题作为一个主导原则,要求将取得一定实效放在各项工作的重要位置来考虑。“特别要聚焦举办地,也就是云南的一些重点、热点、焦点问题,组织全国的科学家能够为这次年会做些实际的贡献。”
据悉,今年年会在学术交流的议题,基本都是围绕云南的特点展开,包括生物多样性、丰富的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有色金属产业、高原特色农业及旅游产业、民族医药等方面;“同时在具体组织中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有一些活动比历届年会能够产生进一步的实效,比如‘海智计划’,聚集海外70多个科技人才的项目。”
中国科协初步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学会、科研单位已和云南省推进了135个合作项目,投资意向额达到13.05亿元,在年会期间将集中组织这类人才技术合作的签约活动。
年会“瘦身”力求精简与节约
与往年相比,本届年会进行了大规模地“瘦身”。
沈爱民告诉记者,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有关八项规定,同时结合云南省实际特点,中国科协对年会的内容、模式进行了改革创新,先后两次大幅度精简年会的规模。“学术交流分会场每年都是30多个,比如去年28个,最早计划的时候是28个,现在压缩到17个,精简了40%。科普活动由原来设计的10大项精简为5大项,砍掉一半。专项活动也由20项精简为11项,精简了45%。”
在规模上,今年年会将严格控制在四千人以内,压缩比例达到了60%。“中国科协在压缩规模上做了很大的努力,在各个环节中严格执行中央有关规定,优化方案,体现我们要办一届节约、务实、高效、安全的年会。”沈爱民说。
此外,本届年会在内容板块设置上体现了精简特点,年会设立的11项专项活动即针对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邀请各学科前沿领域的国内外专家,围绕云南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把脉问诊、解决难题。
云南省政府秘书长、年会组委会副主任卯稳国在回答光明网记者提问时表示,借助年会在云南举办这一平台为契机进一步加快云南经济发展,推动经济结构转变,促进产业升级,在科技创新方面有实质性的推进。
突出特点,和云南“接地气”
云南,地处中国西部的多民族边疆省份。
据卯稳国介绍,科技对云南全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支撑能力依然很薄弱,科技人才总量是偏少的,科技创新平台不足,关键核心技术严重缺乏等,极大地制约了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所以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比以往更加需要科技的支撑,更加需要创新的推动。”
那么,瘦身后的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如何与举办地云南“接地气”?
沈爱民介绍说,针对云南生物多样性的突出特点,中国科协围绕云南组织决策咨询,已经组织了许多院士专家准备推出两个大报告,一是《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推进我国印度洋开发战略;二是在云南省建立国家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实验室示范区。
“这两个战略研究课题,也是想立足云南在我们国家整个发展大局当中的战略地位,向中央提出一些建议。”沈爱民表示。
记者了解到,在服务老百姓的科普活动中,本届年会还将首次举行网络科普,除了现场展示外,新增“科普云南网络传播行动”;公众可以通过科普讲座、科普影视作品观看学习或者通过互动向院士专家、科学家咨询自己关心的科学问题。
本届年会在云南举办,它作为一个平台,聚集了各方面的精英到云南进行调研、学术讲座。“对我们云南来讲,一是解决‘两强一堡’、‘一带一路’战略性问题,这一次年会将重点解决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此外,还包括驻滇高层次人才的引进,通过前期工作,我们准备签一些协议。”卯稳国最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