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2035年……把云南打造成为服务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特色鲜明的生物医药研发创新及产品生产和商贸中心。”《云南省“十四五”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规划》提出了这一愿景目标。
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云南省生物医药产业营业收入达2060.71亿元,同比增长5.7%;增加值536.6亿元,同比增长5.5%。
百亿级产值的增加,有赖于近年来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政策红利的帮扶,也离不开优质涉税服务的“滴灌”。2023年,云南省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535.28亿元,生物医药行业受益明显。
送政策,增添药企创新底气
“种药材挣科技钱”,随着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不断优化,符合条件的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75%统一提高到100%,并作为制度性安排长期实施,进一步畅通“政策红利引导—研发投入增加—产品质量提升—企业效益增加”的循环链条。
“我们在生物制药研发方面的投入逐年递增。”作为云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培育对象,昆明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正是这一政策的受益主体之一。“2023年公司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各项税费优惠总额3490万元;享受先进制造业增值税加计扣减政策,一年又省下265万元。”
“持续释放的政策红利,成为企业发展的加速剂,让企业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该公司财务总监杨顺辉说。
同样享受到税惠政策的还有云南某医药公司,该公司法定代表人丁青列出一份税惠红利清单,“2023年,公司投入了100余万元用于研发,在享受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后,加计扣除了31.38万元。我们有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药品研发中,争取在核心技术上能实现创新突破。”
优服务,夯实药业发展根基
云南拥有发展生物制药的良好基础,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超900万亩、年产量127万吨,综合产值1200亿余元,中药材种植面积、产量、农业产值连续5年居全国第一。
临沧市双江县森林覆盖率达70.73%,森林蓄积量1115万立方米,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得天独厚。当地税务部门借助“茶乡晓税”工作室进行远程辅导、远程帮办,线上线下齐发力,确保纳税人缴费人的疑难问题回应及时、解决高效,并依托大数据智能画像,为中药材种植研发企业提供精准的税收优惠政策。
“2023年公司享受了5.2万余元的减免税额,我们将这五万余元投入到技术研发和推广中,建成黄藤素原料提取生产线,实现规模化精深加工。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之下,中草药种植和生产会得到更好更远的发展。”双江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王文明欣慰地说道。
在大理洱源,税务部门组建“中药材产业税务特派员”服务团队精准“问诊”中药材企业,对中药材种植企业目前面临的经营问题进行认真“把脉”,建立“一户一册”个性管理档案,送政策、优服务、问疑难、解困惑,定制个性化服务方案,通过助力山区引进企业、组建合作社、示范种植、积极争取政策资金扶持,助力中药材产业做大做强。
聚产业,激活园区发展动能
近年来,云南药材种植、饮片加工、中成药生产、保健品生产加工等产业链集群化发展迅速,形成一批特色“云药”产业集群,引领云南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昆明高新区汇聚了众多生物医药产业世界500强企业,已成为云南省规模最大、最重要的生物医药研发与生产物流聚集区。为使医药企业在税收政策、税收优惠等涉税事项上没有后顾之忧,昆明市高新区税务局利用“火炬直播间”、药企座谈会、“一对一”进行政策辅导,对园区药企通过前端的案头审核匹配,联合园区市场监督、政务服务等部门形成“五员”问需政策组,带上“政策”逐一走访,逐户宣传,有效满足企业需求,助力中药材园区发展跑出“加速度”。
走进楚雄经开区药材加工基地,一条年产5000吨的中药饮片生产线紧张忙碌,年关将近,新一轮订单生产正在加班加点地进行。据悉,依托发展黄芪、黄连、丹参、天麻等优势常用中药饮片生产,该区域打造了集科研、种植、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中药饮片聚集区,生物制药产业产值超过100亿元。
“今年,我们完成了451个国、省标中药配方颗粒的验证备案上市,某配方颗粒的研发更是填补了云南省中药配方颗粒首次自主研发的空白。这些突破的背后是税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税务部门的精细服务。”云南某药业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张明香介绍,2023年前三季度,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共计423.68万元,税惠“活水”激发了企业创新动力。(刘海、王堉楠 )
来源:云南省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