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正红软实力根据昆明高新区2021年生产运营和价值创造情况,结合昆明市2022年软实力水平,按照邓正红研创的软实力指数工具,对昆明高新区软实力价值和软实力指数进行了整体评估。据评估情况来看,2022年昆明高新区软实力价值264.12亿元,较上年增198.61亿元,增幅303.18%;软实力指数0.6304,较上年提升14.10个点;价值创造指数0.9039,较上年提升1993个基点。2022年昆明高新区软实力位列169个国家高新区软实力价值排序第34名,较上年排序前进48位;软实力指数排序第31名,较上年排序前进53位。
从国家高新区对所在城市软实力价值贡献率看,昆明高新区对昆明市软实力价值贡献率为14.23%,较上年3.60%的贡献率提升10.63个百分点。从国家高新区价值创造潜力与所在城市价值创造潜力比较来看,昆明高新区软实力指数高于昆明市20.71个点,较上年5.63个点的高差增高15.08个点。从国家高新区价值创造水平与所在城市价值创造水平比较来看,昆明高新区价值创造指数高于昆明市2970个基点,较上年809个基点的高差增高2161个基点。
2021年,昆明高新区园区主营业务收入实现2665亿元,同比增长10.7%。园区工业总产值完成1013亿元,是云南省首个产值过千亿的园区,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85亿元,同比增长18.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增长12.4%;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70.9亿元,同比增长6.14%。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6.1亿元,同比增长55.6%,占规上固投比重达到50.9%。完成外贸进出口额315.09亿元,超目标任务32.58个百分点。依托昆明国家稀贵金属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建设,昆明高新区在有色金属、稀贵金属新材料领域,已先后集聚以云铜股份、贵研铂业、云南锗业等上市公司为代表的30多家骨干企业,引入了国家贵金属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稀贵金属综合利用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云南冶金集团技术中心等6个国家级、5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科研机构,累计取得科技成果1000余项,获授权技术专利300余项。2021年昆明高新区新材料产业产值实现261.7亿元,占整个高新区工业总产值的26.6%,约占昆明市新材料产值的50%。在稀贵金属新材料领域,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65亿元,占园区主营业务收入的62%,同比增长20%。
在生物医药方面,昆明高新区已形成以“云药”特色产业、新型疫苗产业为主,以化学药、生物药、医学护肤品、人体再生医学、精准医学检测服务为重要补充的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格局。“十三五”期间,昆明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达2290亿元,占全区主营业务收入的22%,入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前50强榜单。区内生物医药企业取得重大科技奖励30余项,30个品种的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前三,近20个品种年销售收入超亿元,近10个品种年销售收入超3亿元,5个品种年销售收入超5亿元。2021年昆明高新区生物医药领域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10亿元,占园区主营业务收入的19.4%,同比增长5%。
近年来,昆明高新区一批具有高成长性、高附加值、关键核心技术产业方向的项目和企业逐渐培育成长起来。云南贝泰妮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自2021年3月在创业板上市以来,就以近千亿元的市值坐稳中国化妆品企业头把交椅;同年7月23日,闻泰科技昆明智能制造产业园正式投产,项目二期同日启动,首台“云南造”5G手机成功下线;云南临沧鑫圆锗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零位错”锗晶片、磷化铟晶片、砷化镓晶片等核心产品在掌握核心关键技术自主可控的基础上实现国产化,目前已经投入应用;云南省贵金属新材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贵金属行业综合实力位列中国第一、世界第五。
在发展特色产业上,昆明高新区推进“两主两辅”持续发展、产业能级持续攀升;推进五大举措落地见效,即实施重点企业扶持行动、实施示范基地提升行动、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行动、实施全链发展产业专项行动、实施制造业集群创建行动。在构建科创体系上,昆明高新区紧扣“重构科技创新体系”1大主线,搭建“一体化科技工作体系、全生命周期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全过程双创载体支撑体系、全方位创新要素赋能体系、全景式大数据科创管理体系”5大子体系;做优科技创新要素;充实科技创新资金,加大科创资金投入,确保全社会R&D 投入逐年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