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纬高原独特优越的自然条件,让云南水果具有种类多样、品质优良、生态健康等优势。近年来,按照省委、省政府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重大决策部署,“云果”产业发展坚定走数字农业之路,成效明显。
“为什么不能用数字技术把草莓种植标准化,然后再把技术产品化?”3年前,这样的想法第一次蹦出来的时候,程飚激动不已。
2020年,一场顶级农人与AI(人工智能)之间的草莓种植较量在昆明展开。云南是传统农业省份,在很多人的观念中,云南农人不会玩AI,但程飚带领的团队“智多莓”却获得了多多农研大赛AI组亚军,为云南捧回了首个农业种植“人机大战”的奖杯。近期,程飚已在酝酿把比赛成果转化为商业化方案,实现AI技术落地,帮助云南农民种出“板扎”的草莓。
在夏草莓种植方面,云南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一。省园艺学会草莓分会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夏草莓种植面积约5.3万亩,其中3.2万亩在云南。但云南草莓产业普遍存在露地栽培比例大、设施农业普及率低、水肥效率低等问题。
“在怒江大峡谷,村民的高品质草莓1斤能够卖三四十元,但由于交通闭塞、经济欠发达,草莓亩产低、病虫害多、产量不稳定。如果能在省城昆明为当地提供一种远程智慧种植方案,就可获得稳定的收益。”程飚表示。
如今,数字农业在云南的探索和推广正向深度和广度推进,并且已显现出新成果、新成效。
“现在是初挂果,再过一两年,我们的沃柑品质会更好,这些果树就是老百姓的致富树。”泸水市老窝镇老窝村党总支书记左雪锋望着远处的果园高兴地说。
“走数字农业之路”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路子。老窝村引入智能滴灌系统,并与省农科院热经所、中国工程院赵春江院士团队、电商平台拼多多合作,打造了天空地一体化精准农情测控系统。在果园内部,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将果树所需的水、肥精准送到每棵树下;多旋翼的植保无人机配备有精准变量施药控制器,能够实现精准施药;村民们操作鼠标或手机,就可以完成果园的浇水、施肥等工作。过去大山深处的传统果园一跃成为现代化果园。
“现在灌溉只需要用手机操作,整个灌溉过程大概半个小时,如果是过去传统灌溉的话,可能要半个月才能完成。”左雪锋说。
一颗草莓、一个沃柑仅是我省大力发展数字农业中的缩影。据介绍,“十四五”期间,我省将围绕构建现代果树产业,依托物联网、云技术、大数据、3S等技术,在产业布局优化、种植结构调整、气候适应性分析、新品种培育、栽培管理标准化建设、病虫害防治、气象灾害防控、采后加工储运、市场营销等产业全程,进行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智慧云果”生产、管理、营销体系建设,通过果树生长状态及环境感知、果品质量检测及质量安全数字溯源、水肥药智能化灌溉、病虫害智能诊断、果园机械化及果品智能分级包装等方面研究,形成一批先进、实用、可行的技术,探索云南水果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新方法和新途径,构建智能生产体系。本报记者 王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