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8日,云南滇中新区(下称“新区”)2020年上半年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昆明举行,总投资达219亿元的8个重点项目参与集中开工,同时还有9个重点项目进行现场“云签约”。这些项目的开工和签约,为新区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为什么这么多优质大项目纷纷入驻新区?新区又是如何及时帮助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这些问题的答案,离不开新区多年来积极落实中央、省、市政策,不断强化资金、用地、基础配套等方面要素保障,创新工作举措,促使项目高标准建设、高效率施工,从而推动新区驶入高质量建设“快车道”。
注入资金“活水”
激发经济发展动力
新区的建设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但前期肯定需要规模庞大的基础设施建设,以满足新区交通、通信、环保、公共服务的需要,庞大的基建规模需要巨额的资金保障,钱从哪来?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省财政从 “少取”“多予”和“放权”等多个方面给予云南滇中新区积极的优惠政策,强化财政支持,全力支持新区做大做强。
新区研究建立财政独立运行的财政体制,单独设立金库,清晰核算新区本级财政收支,预决算由其自主编制,并入昆明市级财政报昆明市人大审查批准,充分体现了新区的自主性,并加强了规范性和合法性管理。
新区成立以来,按照“独立建制、市区融合”的原则,省级财政对新区范围内实现的各项财政收入,全部留给新区,在财政体制上给予新区最大力度倾斜。据统计,2014年至2020年,共计让利新区约59亿元。今年进一步明确体制让利延长至2025年,预计进一步让利100亿元以上。同时,由省财政和昆明市按国家、省相关政策为新区的社会民生事务发展支出予以保障。按照《关于支持滇中新区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2021-2025年每年给予综合财力补助5亿元。
为推进市区融合,促进滇中崛起,昆明市把新区项目建设资金保障工作纳入昆明市资金保障体系,一方面全力争取中央、省预算内投资、专项债资金发行对新区的项目给予倾斜和优先支持。截至目前,全市共储备专项债券431个,总投资5394亿元,专项债资金需求1139亿元,其中,新区75个,总投资1094亿元,专项债资金需求202亿元,储备专项债项目资金需求占全市储备专项债项目资金需求的17.7%。另一方面,昆明市安排市级预算内项目前期费时,充分考虑新区投资拉动强、辐射面广、年内能开工建设的重大项目给予前期费支持,努力推动新区项目建设增长。2020年,昆明市共安排前期费用4.2亿元。其中,安排新区6300万元,占全市2020年前期费用总额的15%。
在省财政和昆明市的大力支持下,嵩昆大道、哨关大道项目进入省级PPP示范项目库,顺利实现融资;空港大道(中段)被财政部列入第三批PPP示范项目,也是全省第一个市政道路类PPP示范项目……资金“活水”的注入,极大缓解了新区起步阶段的资金困难,保证了项目顺利推进,也激发了新区经济发展的澎湃动力。
盘活挖掘内生空间
破解土地瓶颈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新区强化土地要素保障能力和水平,不断盘活挖掘内生空间,进一步拓展城市建设空间范围,在数量上和质量上满足新区重大重点产业项目落地和城市建设需求。
省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对新区规划指标、年度用地指标实行单列保障,建设用地指标优先满足新区产业发展需要。同时,建立“人地挂钩”“增存挂钩”机制,盘活存量用地和低效用地,促进新区高质量发展。
为了深入推进产城融合发展,新区根据城市规划、产业布局和片区功能定位,精心做好片区前期规划策划,准确把握新城片区有什么、缺什么、要什么,将新区最紧要、最迫切的需求转化为重大投资项目,科学确定产业用地、配套设施用地、平衡用地等主要用地功能之间的比例关系和开发时序。同时,根据土地综合开发统一配套的要求,对片区市政道路、学校、医院、水电气等公共设施等进行统一建设,既实现片区对公共设施的整合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又迅速形成新区建设的规模效应。
对于新区庞大的土地需求,每一栋房屋的征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此,成立新区规建部主导、昆明市征地处参与的新区交通市政项目征迁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新区本级交通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征地拆迁,有效推进了空港大道(中段)、机场北高速公路等项目征迁。
今年,新区本级将完成土地收储5900亩,实现土地出让收入100亿元,三县(市)区将自主收储土地12800亩。下一步,新区还将积极探索试行差别化土地供应政策,灵活运用出让、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等供地方式,保障项目土地供应,破解“项目等地”土地瓶颈。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区开发建设尤其是起步阶段的重中之重。新区作为昆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是昆明市建设区域性国际化中心城市和新区建设国际性高新产业新城的重要基础。
新区坚持高标准规划,优化空间布局,建设宜居宜业新区。全面推进东片区轨道交通、区域道路、城市路网、交通枢纽、综合管廊、电力设施、供水设施、燃气管网、污水处理等配套性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提升智慧城市、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功能性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实施海绵城市、绿化美化、生态水系、环境治理等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全力夯实工业基础设施、生产性服务基础设施等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对于燃气、供排水、污水处理、综合管廊运营、电力等特殊行业,按照“政府主导、新区直属国有企业参与、专业化公司运作”的原则,授权专业公司进行统一开发建设、运营管理。
今年以来,好消息不断传来:安宁市重点推进海伦堡大城小院、太平国际康养文旅城、曲靖一中温泉山谷学校等项目建设;嵩明县重点推进恒大阳光半岛、文化旅游城、嘉丽泽养生谷、中骏云谷小镇、嵩明职教基地中学等项目建设;空港经济区重点推进临空产业园高中、空港48班中学、医疗器械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配套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一个山水林城和谐、生态宜居宜业的国际性现代化新城区正在实现。
《关于支持滇中新区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规划建设宜居宜业新区”,积极推动教育、卫生等优质资源布局新区,着力提升新区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这为新区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创造了积极条件、提供了有力支撑。
下一步,新区将牢固树立建新区即建新城的理念,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生命“四生”要素,聚焦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和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加快小哨国际新城、东盟产业城、李其片区、太平新城等重点片区的新型城镇化进程,同步推动智慧新区、数字新区建设,促进“新基建”与产业发展、片区开发、新城建设相互融合、一体发展,全力打造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产业新区、美丽新城,走出一条具有新区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道路。 记者陈雯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