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高新区是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云南省首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现由5平方公里的西区(五华黑林铺片区)和105.3平方公里的东区(呈贡马金铺片区)组成。
近5年来,园区党工委、管委会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指示要求,始终秉承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经济建设主战场、产业增长主力军、科技创新排头兵的发展定位,始终聚焦生物医药大健康、金属新材料、IT和现代服务业三大主导产业,以产业转型、动能转换、方式转变为重点,坚持创新驱动、产业推动、科技带动、片区联动、产城互动,抓住深化改革、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科技创新四个关键,在经济发展、产业培育及综合实力等方面均取得新的成绩。
近5年来,高新区累计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1.37亿元,主营业务收入9942.53亿元,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57.6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11.2%,外贸进出口总额106.7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8.04亿美元,引进市外到位资金618.62亿元。在全国169个国家级高新区中最新综合排名上升了8位。
高新区按照首位发展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转型发展金属新材料产业、加快发展IT和现代服务业的产业发展思路,围绕国家生物产业基地、贵金属材料产业园、新型疫苗产业园、基因科技园、细胞产业园等专业园区,提高产业集聚度,拉长产业链,走专业园区、产业集群的路子,形成特色产业三足鼎立的发展格局。2019年,实现园区主营业务收入2241.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81户。通盈药业、云硅智能科技小镇暨闻泰昆明智能制造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昆明中药厂中药现代化提产扩能、昆药集团天然植物原料药创新基地、云南鑫耀磷化铟单晶及晶片产业化等26个亿元以上项目竣工。以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沃森生物为代表的疫苗企业在国内同行业处于领跑位置,全国7家有脐血库资质的企业已有3家在昆明设立了分支机构,其中2家在高新区,细胞类企业及辅助机构已达16家,生命科技产业蓄势待发,园区产业科技型、特色化的优势不断显现。
高新区制定出台了《高层次人才津贴发放管理办法》《建设人才特区意见》《博士后人才培养办法》《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员管理办法》等政策,着力夯实产业提质根基。目前,高新区有各类人才27000多名。持续推进机制创新、流程再造、服务优化,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2.5项及容缺后补”审批制度,进一步减时间、减材料、减环节、减费用、提效率,2019年为企业减税6.72亿元。出台优化营商环境24条政策,搭建“产业大脑”网络信息平台,推进企业投资服务中心建设,线上线下结合,打造优质营商环境。
亮点
高新技术企业营收占园区总收入六成
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高新区始终把科技作为园区发展的动力之源。
每年,科技经费投入占区财政支出的5%左右,用于建设公共研发平台,支持和引导园区企业开展科技创新、产品研发和产业升级。目前,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达223户,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园区总收入的60%左右。
同时,依托创业服务中心、大学科技园、留学人员创业园、软件园等国家级创新基地,加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高新区拥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国家级研究机构2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73个,国家级和省级众创空间13个,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43个、院士工作站22个,专家工作站6个,博士后工作站14个。加强科技金融工作,建立产业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园区产业,促进企业和金融机构合作双赢,上市企业达10户,新三板企业17户。
今年上半年,高新区企业服务平台围绕服务工作对接、服务渠道建设、服务需求调查、服务资源聚集、服务方案策划、服务活动执行、服务活动协同、服务信息管理、服务绩效管理、运营服务人员、运营服务规范、运营服务绩效等方面积极展开服务运营工作。截至6月30日,高新区企业服务平台累计服务企业3612家次,服务人数8642人次,精准服务企业63户,解决企业实际问题521项,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72家,高企入库培育85家,企业技术中心及工程研究中心提交申报15家。
“今年遇到了新冠肺炎疫情,在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持续发展的特殊时期,我们采用科技手段和互联网+解决方案,将传统线下服务模式升级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为企业提供了定制化、精准化服务,积极开展政策解读、创新体系培育和辅导、企业诊断、专业技能培训、能力提升培训等活动,并逐渐形成覆盖8个大类企业服务知识库。”高新区企业服务平台相关负责人表示,此举实现了为组织固本、为企业赋能、为服务提效、为产业创效。
同时,高新区企业服务平台还深入企业进行走访调研,充分了解企业发展的实际困难和需求,向管委会相关部门汇报及反馈,并组织相应资源为企业提供精准化服务,帮助企业获得解决实际诉求的有效渠道和方案,在服务过程中逐渐成为政企互动的桥梁,强化“零距离”政企交流,形成“政府+服务平台+企业”的服务模式,为企业及园区发展助力。
下一步,高新区将以高质量创新发展为核心,持续开展创新体系培育、创新能力提升相关服务活动。高新区企业服务平台也将围绕园区创新体系入库培育的要求,组织专家团队开展专项服务活动,为企业提供创新体系建设指导、企业发展诊断等精准化服务;持续组织人才培训,实施管理能力提升、专业技能提升、绿色制造、智能制造等专项行动,跟进服务成效,激发创新活力、促进创新发展。
企业
生物谷:持续做强做大云南灯盏花产业
7月27日上午,新三板精选层设立暨首批企业晋层仪式正式在全国股转公司挂牌大厅举行。高新区入区企业云南生物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云南省首家精选层挂牌企业,参与了大会并成为首批精选层敲钟企业之一。
什么是新三板精选层企业呢?记者了解到,根据有关规章和规则,在新三板挂牌满一年的创新层公司可申请股票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并进入精选层;精选层股票实施连续竞价交易;精选层投资者证券资产准入门槛为100万元,公募基金可以投资精选层挂牌股票。精选层公司的治理和信息披露对标上市公司从严监管。
据了解,首批挂牌的32家企业分属6大行业,其中25家企业属于战略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占比达78%,以民营中小企业为主。企业规模相对较小,但绝大部分公司有自己的特色,在细分领域大都做到了龙头的位置。
生物谷药业成立于1999年6月,主要从事以中成药为主的药品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治疗领域为心脑血管疾病,是目前国内从事灯盏花系列药品生产企业中产销规模、品种结构、自主知识产权等方面均处于领先地位的制药企业,是国内灯盏花药品领域的龙头企业。
在晋层仪式上,生物谷药业董事长林艳和表示,灯盏花已成为心脑血管疾病领域中继银杏叶、三七、丹参后的第四大类中成药,产业正处于快速上升期,以生物谷灯盏细辛注射液为代表的单方制剂国际化研究工作已启动,有望成为继银杏叶制剂后被国际认可的优秀植物药,成长为下一个超越银杏叶的绿色植物药产业,打造成为具有云南特色优势的生物医药战略新兴产业。
生物谷药业专注于灯盏花研究20余载,形成并积累了大量的种质种源与生产制备技术,获得了大批技术专利,研制了一系列专利产品,同时又动员和投入大量的技术力量挖掘并验证了灯盏花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持之以恒在一、二级预防领域中做了很多研究。
林艳和表示,在这个垂直细分领域,云南灯盏花产业已初具规模,价值也已开始逐步显现。而生物谷将继续专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防治领域,借助资本市场的东风,在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与相关学会和医药界同行共同努力,挖掘传播灯盏花独特医学价值,做强做大云南灯盏花产业,为“健康中国”事业贡献价值,回报社会。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由记者郭曼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