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面积缩小、主导产业壮大、营商环境改善——经过“瘦身强体”,曲靖市工业园区总规划面积从原来的635.87平方公里缩减到336.77平方公里,园区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占比逐年提高,2019年,曲靖市工业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862.64亿元,园区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0%,引领经济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凸显。
曲靖共有10个工业园区,其中,国家级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省级工业园区7个(麒麟、沾益、马龙、宣威、陆良、师宗、罗平工业园区)、市级工业园区2个(富源、会泽工业园区)。
10个园区就像十根手指,怎么协调配合弹出精妙的曲子?经过多次调研,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曲靖市提出“一个片区聚焦一个主导产业,集约节约用地,提升园区发展质量”的要求,重点围绕省政府打好“绿色能源”“绿色食品”牌及曲靖重点培育的“六大产业”,明确了各工业园区的主导产业和细分产业,形成了“南北轻中部重”的产业布局。绿色水电铝一体化产业以沾益工业园区和富源工业园区为主体,生物资源加工产业主要布局在陆良、宣威、罗平工业园区,煤化工主要布局在沾益工业园区和麒麟工业园区,磷化工主要布局在宣威工业园区……
在明确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各工业园区实行精准招商,加快推进项目,延伸产业链,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曾几何时,落户富源的云铝泽鑫铝业主要生产铝锭,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为就地消化铝液、寻找转型发展路子,富源县围绕构建铝液—铝合金—铝加工制造的产业链条,精准招商,引进铝合金轮毂在内的一批优质铝合金汽摩配项目。富源县工业园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一方面,他们筑巢引凤,投入近9亿元完善基础设施。另一方面,他们围绕主导产业精准招商,不搞普遍撒网。截至2019年底,铝产业园实现工业产值64.37亿元。
距离创造“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的“富源今飞速度”已经4年了,现在企业发展得怎么样?云南富源今飞轮毂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晋高有话说:“这里原材料好、市场近、环境好,是积极融入‘一带一路’的重要一环,事实证明,这个‘婆家’找对了。”
“为什么这么说?”陈晋高有理有据:“今飞轮毂落户富源县至今,解决了近3000人的就业问题,以商招商又落户了5家企业,实现了出口产品从无到有,现在今飞集团的产能重心也渐渐转移到富源,西南片区最大的汽摩零配件生产基地已经初具规模。”就在这个山坡上,灯火辉煌、人气渐旺,产品已然走向了世界。
走进沾益工业园区,“园区吹哨,部门报到”的工作机制令人眼前一亮,沾益区通过整合区住建局、区投资促进局、区行政审批局等相关部门力量,及时研究解决“吹哨事项”,确保干部在一线服务、政策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切实增强推动工业园区项目建设及手续办理工作的实效性。
说到这个工作机制,年产40万吨有机硅单体及配套项目的负责人杨淑玉作为受益人之一,她介绍说,为加速项目进场道路建设等前期工作,沾益工业园区花山片区召集国土、林业等部门集中“报到”,共同推动问题解决,经过几轮商讨,现在设计方案、林地报批、土地调规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前期工作步入正轨。现在杨淑玉心里有了底,她说:“‘园区吹哨,部门报到’务实高效,解决了大问题。”
2019年,曲靖全市工业园区完成总产值1862.64亿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77.17亿元,完成工业投资128.39亿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0.9亿元,园区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0%。
同时,曲靖市加大产业集群发展力度,原铝深加工率高于全省30%;炼焦产能占全省80%,并率先在全省开展转型升级,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黄磷单个企业产能全省最大,并向精细磷化工延伸;新能源磷酸铁铝电池建成投产。沾益工业园区、富源工业园区获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授牌。
曲靖市委、市政府表示,将按照全省打好“三张牌”要求,落实好《曲靖市工业园区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用3年时间筹措149.7亿元启动179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27个片区重点打造绿色水电硅、绿色水电铝、精细化工、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高原特色农副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加快推进工业园区“两型三化”,提升园区发展质量,真正把园区建设成项目落地的主平台、产业转型升级和工业经济发展的主阵地。(陈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