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切换
新闻
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大旗 今年昆明科技服务业营收力争突破500亿元
2020
06/08
10:01


茨坝生物科技创新中心。记者王俊星摄



中外企业负责人进行科技服务合作对接。汇桔网供图



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科技服务业合作中心。资料图



即将向市民开放的细胞科普教育示范基地。记者郭曼摄



金砖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昆明)国际合作交流大会。   记者杨艳辉摄

“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三

作为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核心之一,近年来,昆明市着力建设区域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从实际出发,围绕全市八大产业,以金砖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为圆心,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科技创新大潮日益涌动。去年,全市创新主体发展壮大,创新要素加速聚集,创新环境持续优化,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全口径)达2.4%,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9.1%,提升4个百分点。今年将力争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突破500亿元。

市科技局局长王键表示,近两年来,全市以区域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为目标,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大旗,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创新。围绕问题导向,深化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碎片化”改革,完善科技创新政策。构建服务型体系,转变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投入与管理模式,将直接投入转变为间接扶持,将前期资助转变为后期补助,并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根本,引导和鼓励企事业单位自主研发创新。

大力培育科技创新主体,提升创新研发能力。去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00家,营业收入突破3000亿元,高新技术产品收入增长16%。新增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1个,国家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4个,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9家。建设昆明市高校联盟和科研院所联盟,将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人才智力优势与昆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通过科技成果供需对接、科技成果中试和产业化,实现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此外,围绕昆明生态、资源、产业和区位优势,整合集聚市域范围内各级各类科技创新要素与资源,支持一批重点科技项目,突破一批重点产业关键技术,突出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在此基础上,昆明生物医药大健康科技创新中心、昆明高原特色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昆明信息及芯片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搭建完成。“三中心”通过创新机制、营造氛围、构建成果交易体系等,解决了如何创新、由谁来创新、创新动力哪里来、成果如何转化、创新如何保障等问题。

今年,昆明市将谋划新的突破,切实做好科技创新顶层设计,突出国际化,以国内为基础支撑,以国际为必要补充,把国际化道路紧密融入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积极整合全市科技创新资源,强化科技管理的人性化体验,修订制订一批与时俱进的创新制度。同时,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围绕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实施30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解决产业发展技术瓶颈。

对外交流

“金砖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中心”“中国东盟创新中心”

国际科技合作三驾马车齐头并进

自2018年金砖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落地昆明,昆明市对外科技合作不断升级,为打造科技创新高地奠定基础。目前,全市已有院士工作站45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省级)总量突破60家。

国际科技合作交流是区域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部分,近年来,昆明市从搭建平台、培引人才等方面着手,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2019年,全市共争取各类国外人才项目17个,创历史新高,促进高层次国际科技人才合作交流。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科技服务业合作中心与南亚东南亚3个国家专业科技服务机构正式签约,平台入驻企业超过50家,征集南亚东南亚各类技术需求超过200项。通过举办以南亚东南亚国家为主体的科技创新大赛,促进18个项目达成合作协议,搭建起一个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综合枢纽平台。

同时,支持了一批高质量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其中,以太阳能光伏技术为重点的“昆明万象科技创新中心”运行良好;以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为重点的“昆明暹粒科技创新中心”、以农业种植养殖为重点的“昆明海阳科技创新中心”和以小型机械设备制造为重点的“昆明曼德勒科技创新中心”正在加快推进。项目合作交流方面,“中越畜禽养殖技术体系建设及推广应用”“中印太阳能科技创新与合作高效节能光伏提灌系统”等一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顺利组织实施。光伏发电技术、畜牧技术、种植养殖技术等一批先进科技成果走向南亚东南亚国家。目前,全市逐渐形成“金砖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中心”“中国东盟创新中心”三驾马车齐头并进的国际科技合作平台融合发展局面,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省级)总量突破60家,一批具有国际科技合作背景的企业正积极向南亚东南亚国家布局和发展,积极带动昆明企业“走出去”。

云南筑巢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涉足茶叶、酒店管理、教育、文化旅游、互联网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投资集团。该集团旗下的云顶筑巢茶庄园有机茶,在中国以及日本、美国、欧盟等均获得了有机认证。通过技术合作,目前该公司也已将十几种微生物菌种的有机肥推广到缅甸、泰国等当地农业企业使用,产量大大提高,并与当地茶企分享了有机农业除虫技术等,助推茶叶品质提升。

类似这样的企业还有很多,今年,昆明市对外科技合作交流将再升级,除了首次制定《昆明市国际(对外)科技合作基地管理办法》外,还将以南亚东南亚国家为重点,通过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合作,共同开展对外科技合作,力争建立10个市级对外科技合作基地。拟征集10个在昆高校(院所)具有良好产业化前景和市场价值的优秀科技成果进行重点转化,支持高校利用自身资源开展企业孵化、成果转化、人才流动和新型研究机构建设。发挥“金砖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平台的品牌优势,完善“国际科技成果展示交易平台”的服务功能和使用便利性,力争汇聚500项全球优秀科技成果。

园区创新

高新区细胞产业集群创新园

打造昆明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新名片

“欢迎进入生命之门。”随着声音的响起,高新区细胞产业集群创新园展览馆的大门缓缓开启,映入记者眼帘的是极具现代感的展厅,除了展示屏、互动屏,还有沉浸式体验室。从细胞是什么开始讲起,一直到细胞产业的应用,半个小时的时间,记者如同进行了一场“细胞之旅”。这个十分有意思的细胞科普场所,是位于高新区的细胞产业集群创新园,预计6月底或7月初就将正式对市民开放。

该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由云南省细胞工程中心有限公司打造,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细胞这种略显抽象的概念被更多人了解。其实,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只是高新区细胞产业集群创新园的其中一项功能,作为高新区重点打造的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项目,目前创新园已聚集了云南省银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云南省细胞制备中心有限公司、武汉珈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近20家企业,已初步搭建起了具备存储、检测、制备功能的公共服务平台。

“我们认为其中最重要的还是检测功能,希望进园区的企业都可以有统一的标准,通过我们的检测平台达到全省、全国都能认可的标准,从而更好地进军国际市场。”云南省细胞工程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波介绍,目前细胞产业才刚刚起步,昆明的细胞产业并不弱于其他省份,园区引进了武汉珈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较为权威的检测企业,之后将形成具有权威性的评价体系。同时还拥有存储、制备方面的企业,将搭建国际细胞产业转移转化交流、国家级创新创业两大服务平台。

“共享空间”的理念也十分有意思。马波介绍,不到一年时间,创新园能聚集到近20家企业,甚至不乏一批业内知名企业,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共享空间给他们带来的巨大好处。在创新园,记者看到,会议室、展示厅均为共用,甚至连存储细胞的液氮罐也可租用。“举个例子,一家细胞公司可能需要投入五六百万的固定资产,但是使用我们的共享平台,可以实现拎包入驻,让更多的钱投入到创新和企业发展上。”马波说。

事实上,昆明与细胞产业的不解之缘从1968年就开始了。1968年,世界第一个骨髓移植术开启了细胞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半个世纪以来,细胞治疗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了独特的方法和手段。2019年,昆明市委、市政府成立发展细胞产业工作领导小组,高新区拨款1000万元专项支持细胞产业发展,进一步提升园区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综合竞争力。

未来,高新区将集聚人才、技术和产业等优势,融合云南少数民族细胞和基因多样性特色,发展细胞领域高端技术,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借助“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互联互通的重要通道,把高新区细胞产业集群创新园建设为西南一流、国内知名、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国际化专业园区。

记者郭曼报道

专访

市科技局局长王键:

科技创新“内外发力”

“在促进复工复产、转化发展动能、提升营商环境的过程中,科技创新义不容辞。”市科技局局长王键说,作为全市科技创新主管部门,市科技局将“内外发力”。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制度建设,优化科技营商环境,练好“内功”;不断加强科技政策宣传,树立服务大局意识,探索一条符合昆明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之路。

“内”即“刀刃向内”。王键表示,近两年来,市科技局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创新改革科技管理体系,清理了一批过时制度,出台了一批科技新政。用信息化手段精简优化工作流程,把科技工作由管理为主转变为服务引领。本着服务企业的原则,正在加快推进集信息化、区块链、大数据等功能于一体的科技创新主体电子身份证系统建设,真正做到“不求人、不见面、不跑腿、不折腾”,提高服务效能。

加强内部监督管理,将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广泛应用于昆明市科技协同创新服务平台,科技项目管理全电子化。项目从申报到评审全部实现大数据+人工智能自动分析,杜绝人为干预,实现项目立项公正、公平、公开。优化工作机制,逐步将项目申报制向揭榜制转变,变“选马”为“赛马”,围绕全市重大技术需求和成果转化,鼓励有能力的单位揭榜,最大程度通过市场配置科技资源,释放科技效能,拉近产业与创新的距离。

“外”即“外部整合”。发挥创新要素聚集效应,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破地域限制。鼓励省属单位(部门)积极参与昆明市科技创新工作,整合多方资源,形成昆明市区域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支撑。同时,立足昆明区位优势和国家战略定位,加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力度,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并重,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并举,构建更加开放的昆明科创新模式。

王键指出,产业结构较为单一、创新主体体量不大、创新环境政策不优、创新人才较为缺乏等一直是昆明市科技创新工作的短板,加上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打通创新工作难点和堵点任重而道远。尽管如此,全市科技创新部门仍要在危机中找到机遇,把困难当成工作突破口和政策风向标。以3月初组织实施的80多个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科技专项为例,昆明市科技局首次探索“异地网评”,从项目的科研可行性和产业发展长远性统筹兼顾,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从项目申报到项目评审的全部工作。这些项目涵盖了疫苗、ECMO、检测试剂等超前性和引领性项目,也支持了防疫物资生产、一线人员实用发明等转化应用类项目,为全市科技防疫取得阶段性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科创工作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保障。”王键说,接下来,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将继续“内外发力”,统筹实施相结合。一方面完善机制,出台对应政策;另一方面整合国际国内资源,从后疫情时代经济产业发展的空白中寻找发力点,借助外力,全力支撑昆明市科技创新工作开创新的局面。本版稿件除署名外记者张怡报道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