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昆明气候、资源等优势,昆明金科艺花卉有限公司已生产出不同规格高山杜鹃200多万株,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高山杜鹃企业,用技术闯出了一条创新之路。
像这样的企业,在昆明各个领域都有分布。12月18日召开的昆明区域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暨“三中心”挂牌新闻发布会明确,围绕科技创新,昆明正借助各类技术研发创新平台,支持龙头企业组织联盟成员单位共建实体化创新中心等,搭建产品研发和生产“双核驱动”的产业闭环创新平台。在其推动下,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从2014年的57.32亿元提升到2018年的97.94亿元,4年来增长超过40亿元,撬动了城市创新发展。
昆明特色逐渐显现
昆明市科技局副局长邹可介绍,区域性国际科创中心是包含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产业驱动和文化引领功能的城市新形态,人才是核心层次,企业、高等院校是主体层次,创新文化、环境等是支撑层次。目前,中心建设呈现科创资源要素高度聚集、横向纵向协同共享、科技开放合作引领、面向周边辐射带动四个主要特色。
以政府引导,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等模式,加强全市科技创新主体和创新载体建设。围绕产业开展共性关键技术攻关,推进重大专项技术、重大新产品开发及产业化,不断增强全市科技创新动力,力争涌现一批科技领军企业和一流科研机构,产出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科创中心逐步向形式多样化、功能专业化、投资多元化和组织网络化方向发展。
以昆明市高校联盟和科研院所联盟为依托,打破中央、省属、市属各级各类科研平台与资源壁垒,将科研院所、企业、高校等人才智力优势与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产业需求紧密结合,搭建信息沟通交流、科技智库等平台,实现科技资源、信息和成果共享。
建立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形成更加开放的科技创新创业政策、更加灵活的开放合作模式等,加速提升自主创新力和区域竞争力。通过有效融入国际科技创新体系,逐步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区域特点、昆明特色的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新路。
构建发展理念相通、要素流动畅通、科技设施联通等科技创新共同体,以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的科技创新辐射源为目标,提升科技要素及产品对外输出能力。
创新问题迎刃而解
高校科研成果难以进入市场,企业技术中心缺乏理论支撑,这是昆明创新发展的瓶颈。以科创中心建设为支撑,昆明从创新机制、营造环境、集聚人才、构建体系、完善服务几方面,分别解决了如何创新、由谁创新、创新动力哪里来、成果如何转化、创新如何保障等问题。
针对抑制科技创新和阻断创新链的问题,昆明市科技局提出政策措施和改革创新举措,突破产学研用结合的体制机制障碍。一方面统筹产业链,解决全市科技资源和政策碎片化问题,探索建立实体化运作的中心理事会决策制度。另一方面充分激活市场主体和人才资本创新动力,推进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工作理念和管理方式创新。
充分发挥市场对配置科技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支持和引导创新主体自主开展研发,持续加大研发经费投入。研究如何运用市场机制整合国内、国际资源,鼓励企业提高配置全球创新资源的能力和水平。通过研究各类平台建设方式、完善高科技企业服务政策体系和金融体系,促进科技成果快速产业化,降低企业创新成本。
各项指标稳步提升
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已有930家, 占全省的68.2%,这些企业总收入的2327.37亿元中,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占比57.37%。这是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的发展概况,与2008年开始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相比,企业数量增长14倍,总收入增长18倍,技术收入增长159倍,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增长10倍,总体位列西部省会城市第三。
这只是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思路下,科技工作推进成效的一部分。今年以来,全市创新资源集聚度、创新主体研发能力、科技资源配置情况等均有了显著提高。除了高企数量增加,小微企业发展也得到有力支撑。在政府引导,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及社会资本共建模式下,“双创”工作可圈可点。目前全市共有科技企业孵化器65家,可自主支配场地面积130.56万平方米,在孵企业及入驻科技型企业3075家,实现营业总收入213.52亿元,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同时,以各类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创新平台搭建、人才培引等为契机,持续加大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在各项措施激励下,截至2019年,全市共有各级重点实验室118个,各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75个,围绕产业发展开展共性关键技术攻关,推进重大专项技术、重大新产品开发及产业化培育。
值得一提的是,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从2014年的57.32亿元提升到2018年的97.94亿元,4年来增长超过40亿元,全市在“十三五”期间的增长数已超过之前两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增长数之和。
记者张怡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