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川县以产业发展为基础开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征程
云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调研组
统筹衔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以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成果,是中央对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的战略部署。宾川县自2017年实现脱贫摘帽之后,县委、县政府就对巩固来之不易的成果,使宾川发展再上新台阶,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展开积极的实践探索。
发展农业产业面临良好机遇
脱贫摘帽后的宾川迎来三大战略机遇:一是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二是我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发展的“三个定位”,打造“三张牌”;三是大理白族自治州重点推进实施“保护洱海,金沙江提水工程”等农田水利建设工程。
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产业兴旺”作为农业农村发展的首要任务,这为宾川的农业产业发展创造了政策和资金支持的良好宏观环境。我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三个定位”的指示精神,打造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把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把高起点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作为今后一个时期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切合宾川农业产业化已经形成规模和品牌的实际,切合宾川热区水果、蔬菜等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实际。大理建成的“引洱入宾”工程,实施保护洱海、金沙江提水工程等一系列农田水利工程,为宾川30万亩干热河谷的农作物注入水源。
这些良好机遇,为宾川县创新生产经营方式、探索适合农业产业发展的新业态注入了新的动力,而实践也证明,有了农业产业支撑,巩固整县脱贫摘帽成果就有了支撑和保障。
农业产业经营发展模式不断取得新突破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宾川县努力创新生产经营方式,积极探索适合农业产业发展的经营模式。一些卓有成效的经营模式,对宾川县巩固脱贫摘帽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挥了典型示范引领作用。
“党支部+龙头企业+贫困户”党建扶贫双推进模式。萂村是宾川县2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之一,在推进萂村脱贫摘帽工作中,宾川县积极探索,大胆创新,采取以贫困户产业增收为核心,以葡萄基地建设为载体,通过“强弱结合、合作互补、共建共享、多方共赢”的利益联结分配机制,建立“党支部+龙头企业+贫困户”产业扶贫模式,收到了良好的精准扶贫效果。2016年,引进宾川县华侨庄园,在萂村建设200亩葡萄种植扶贫基地,并依托村党支部成立专业合作社,全村186户612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进入合作社,基地产权属于村集体,合作社则将基地的种植、技术及销售全部委托给华侨庄园进行管理。2017年,萂村葡萄基地612名贫困农民每人分红2600元,另外还有每年100多万元的务工收入、一次性支付5年的土地经营权流转费用共150万元。
“党支部+合作农场+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2009年,金牛镇罗官村委会菜甸村的铁余斌带领15个社员,发起成立宾川县宏源农副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铁余斌带领宏源合作社大胆尝试,采取“党支部+合作农场+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仅菜甸村一期合作农场就合并零散土地58.56亩,投入建设、生产资金233万元,其中农户投入资金117.12万元,完成了标准园的建设和规范化栽种管理工作。2018年,宏源合作社的58.56亩阳光玫瑰葡萄实现收入280.86万元,亩产值达4.79万元,实现利润47.86万元。10年来,宏源农副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先后被有关部门评为“省级示范社”“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云南十佳水果示范园”“扶贫明星企业”。
“产业园区”经营模式。宾川县农业产业的园区经营模式,主要有云福公司的万亩柑橘示范园、宾川县华侨庄园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华侨庄园和形式多样的农业观光园、家庭农场等。云福公司以“做大做强龙头、服务农业农村、带动农民增收”为宗旨,秉承“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安全发展”的理念,按照“建园标准化、种植规范化、肥水一体化、管理科学化”的思路和要求,于2016年1月开始投入资金8420万元,完成土地经营权流转1.2万亩,打造万亩柑橘示范园,建设“品种好、技术新、品质优、产出高、效益好”的现代柑橘种植国家级示范基地。形式多样的农业产业园区经营模式,在宾川广泛存在。
“电商+协会+农户”经营模式。2015年以来,宾川县按照“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市场主导、协会引领”的思路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成为全省电子商务“排头兵”,成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县。一方面,运用四大电商资源优势,有效培育电商运营主体。通过搭建宾川县农产品电商运营部“众创空间”,先后引进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天猫优品、淘宝直营”、中国邮政“邮乐购、优帮帮”、中国移动“彩云优品”“美团外卖”“京东直营”“苏宁易购”等电商、微商交易平台300余个,带动创业就业2000余人。另一方面,注重区域公共品牌创建和推广。以“宾果儿”品牌为依托,以协会为主体,以协会理事会成员为股东,2018年,投资192.7万元组建云南纯境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打造“宾川红提葡萄”“宾川柑橘”“宾川朱苦拉咖啡”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宾川拉乌核桃”成为全国驰名商标;“宾果儿”电商区域公共品牌已经国家商标局核准注册,被省商务厅列为区域公共品牌打造典型。
在提升产业发展质量上加强实践探索
2018年,坚持以农业产业发展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宾川,生产总值达到110亿元,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06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20元。2019年,围绕实现全县生产总值增长9%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的目标,宾川在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上,展开了更加积极主动的实践探索。
以优势农业产业为依托,推进宾川现代农业发展。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打造“绿色食品牌”。巩固提升葡萄产业,恢复发展柑橘产业,培育壮大石榴、冬桃等优势产业,加快烟叶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好“一村一品”“一区域一品”,形成小产品、大产业协调发展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格局。
以食品品质和安全为核心内容,打造宾川农产品品牌。巩固提升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成果,用好用活农产品质量安全现代化管理平台,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重点打造宾川葡萄、宾川柑橘、宾川软籽石榴、宾川朱苦拉咖啡、拉乌核桃等区域公共品牌和“楼铁源”“七彩云秘”“禧年”等名优水果品牌。
以稳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为着力点,拓宽农业产业发展新路。搞活农业产业经营模式,推进宾川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以稳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为着力点,为农业产业发展探索创新经验。宾川县着力挖掘土地潜力,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创业就业。健全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机制,加快推进“三权分置”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提质提速。全面完成《宾川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编制,扎实做好柳家湾华侨社区、罗官村委会乡村振兴州级试点工作和箐门口、皮厂等9个县级试点工作。
以信息化和电商平台建设为抓手,提升农业产业现代化水平。以信息化和电商平台建设为抓手,深入推进城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6200万元的4G、5G通信及网络基站、天翼高清有线电视网络建设,实现4G网络县域全覆盖,组建宾川县创融数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探索数字信息化服务乡村振兴新模式,提升宾川农业产业现代化水平。
(调研组成员:杨文江 何廷 左安嵩 何守伦 王晓卫 李建钰 本文执笔:左安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