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首席记者廖兴阳报道 日前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云南省水利厅印发的《云南省节水行动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提出,未来15年中,将大力推动节水制度、政策、技术、机制创新,到2020年,全省用水总量控制在215亿立方米,到2035年则控制在227亿立方米以内。实现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提高用水效率,为建设生态文明排头兵和中国最美丽省份提供有力支撑和基础保障。
《方案》明确,到2020年,云南将全面建立水资源“双控”制度,全省用水总量控制在215亿立方米,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5年分别降低29%和30%;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91%,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492,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下降到10%。到2022年,初步建立节水型生产和生活方式,全省用水总量控制在217亿立方米以内。到2035年,节水政策法规体系和标准体系逐步健全、市场调节机制、技术支撑体系逐步完善,节水护水惜水成为全社会自觉行动。全省用水总量控制在227亿立方米以内,水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水平显著提高,水资源利用与发展规模、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等协调发展的格局逐步形成。
为实现上述目标,云南提出将通过实施“推进农业节水增效、推进工业节水减排、推进城镇节水降损”三项重点任务,全面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具体来说,将全面推进农田水利设施提档升级;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及种植结构调整;推广节水型畜牧渔业,加快推进农村生活节水等工作,实现农业节水增效。到明年,全省将完成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基本完成重点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任务;全省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700万亩。到2022年,创建一批畜牧节水示范工程。
工业的节水减排则通过限制高耗水项目准入、推动水循环梯级利用等措施达成。具体来说,将支持企业开展节水技术改造、再生水利用水平。出台省级节水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名录。建立用水超定额产能淘汰制度,限制高耗水工业项目准入。到2020年,全省年用水量1万立方米及以上的工业企业实现用水计划管理。到2022年,在火力发电、钢铁、纺织、造纸、石化和化工、食品和发酵等高耗水行业建成60个节水型企业。同时,以节水为重点推进现有企业和园区开展循环化改造,鼓励工业园区实行统一供水、废水集中处理和水循环利用及梯级补水,实施废水“近零排放”改造。促进工业园区内企业间串联用水、分质用水、一水多用和循环利用。
在城镇节水降损上,将全面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开展公共领域节水措施等,到2020年力争完成6个节水型城市建设。对16个州(市)及部分缺水县(区)老旧供水管网进行改造,完善供水管网检漏制度。到2020年,在2个城市开展城市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到2022年全部省直机关及50%省属事业单位建成节水型单位,建成50所节水型高校。全面开展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到2022年,全省50个以上县(区)级行政区实现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
为了保障上述目标、措施的推进落实,《方案》明确进行目标管控,即到2020年,建立全省水资源督察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覆盖主要农作物、工业产品和生活服务业的用水定额体系。同时,实施全过程管理、强化政策引导、市场激励等,包括全面开展前期节水评价制度、深化水价改革、推动水权市场化改革等系列管理政策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