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牌仪式
记者 李锦兰
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作为云南园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是推进我省产业集聚、集群、集约、创新、绿色发展的领跑者,是全省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源。
今年是国家和云南省开展示范基地工作的第十个年头,为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步伐,9月29日,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对第一批入围云南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的21家特色、优势基地进行授牌。
在此次授牌中,昆明市入围数量最多,共6个基地上榜;曲靖、玉溪各有3个;楚雄2个;临沧、保山、文山、普洱、大理、红河、丽江各有1个上榜。基地涉及的产业领域包括:装备制造业、原材料工业、生物医药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等。
授牌仪式上,昆明经开区、昆明高新区、玉溪高新区、楚雄高新区、富源工业园等5家园区就示范基地建设进行了交流发言。
示范基地培育创建取得阶段性成效
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产业集聚为主要特征,以工业园区为主要载体,主导产业特色、水平和规模居领先地位,在协同创新、集群发展、两化融合、绿色安全、公共服务及发展环境等方面均表现突出,走在全国或全省前列的产业集聚区。
据介绍,工信部自2009年起组织国家级示范基地创建申报工作,至2018年共认定8批次、384家国家级基地。我省按照部里的要求,积极协调对接、沟通汇报,组织省内符合条件的基地申报,共成功申报7家示范基地,分别是安宁化工(磷化工)示范基地(第1批)、个旧有色金属(锡)示范基地(第2批))、昆明高新区新材料(稀贵金属)示范基地(第3批)、昆明经开区军民结合示范基地(第3批)、祥云有色金属示范基地(第4批)、曲靖循环经济(煤化工)示范基地(第5批)、玉溪红塔工业园生物医药示范基地(第5批)。
2019年,工信部组织了第9批国家级示范基地申报认定工作,按照省政府工作报告中“争创3个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的要求,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经摸底调研、州市推荐、专家评审等程序,推荐了昆明高新区生物医药(特色医药)、楚雄高新区生物医药、富源有色金属加工制造(铝产业)3家示范基地申报2019年国家级示范基地。
工信部示范基地工作启动后,云南省紧随其后,及时启动了省级示范基地培育创建工作。分别于2010年(12家)、2012年(7家)、2013年(12家)组织认定了31家省级示范基地,并结合当时条件,对示范基地建设给予了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扶持。2016年至2017年工信部出台了示范基地发展“指导意见”和“管理办法”,顺应国家和我省产业发展的新要求,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又对原有省级示范基地进行了复核,并认定了一批新的基地,最终确定了授牌的第一批21家省级示范基地。
示范基地工作开展以来,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及时跟进国家步伐,起草出台了相应政策文件。2010年2月印发《云南省创建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实施意见》,2018年3月印发《云南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管理办法》,作为我省示范基地工作开展的指导性文件,统领示范基地创建、培育及日常管理各项工作。
在政策支持方面,2017年,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统筹考虑“制造强国”推进各项工作,对示范基地扶持政策作了进一步明确,并入降成本75条(云政发〔2017〕50号)印发全省实施,明确对认定为国家级和省级的示范基地分别给予300万元和100万元奖励。
加快园区主导产业培育
省工信厅表示,要紧扣示范基地作为园区发展核心区域这个基本点,多角度、多层级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充分发挥示范基地在产业集聚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安全发展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快打造新兴产业集群,加快推进传统产业集聚升级,大力促进我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示范基地作为工业园区产业发展的核心区,要进一步承担起产业集聚、集群、集约发展的重要使命。结合《云南省工业园区产业布局规划(2016年-2025年)》贯彻落实,按照创新驱动引领区、产业提速增效区、沿边开放区的功能区划,精准定位主导产业,加大项目招引力度,提升服务水平,尽快做大产业规模。
切实加大对示范基地的资金扶持力度,重点支持基地主导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运营、产业建链补链强链、协同配套能力提升等工作。
力争通过3年至5年努力,围绕八大产业和“三张牌”,着力打造一批以电力、物流、新能源汽车为重点的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特色中药、民族药、新型疫苗等为重点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以锡、铝、铅锌、钛等精深加工以及水电铝材、水电硅材一体化为重点的有色金属深加工和新材料产业集群,以特色食品、陶瓷、纺织服装、橡胶等为重点的特色轻工产业集群,以及以大数据、云计算、数据中心等为重点的信息产业和数字经济集群。
各示范基地要进一步完善创新环境,鼓励企业承担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任务,参与标准制定,引导企业围绕创新发展开展并购重组,提高整合运用国内外创新资源的能力和水平。要鼓励依托国家级示范基地建设“双创”示范基地,支持示范基地建立完善“双创”服务平台,加强创新资源共享,鼓励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
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
对于下一步工作,省工信厅思路清晰、目标明确。
加大对基地内重点项目的扶持力度,提升龙头骨干企业带动作用,鼓励基地内骨干企业通过并购重组联合、争取国家重大项目布局等方式,加快纵向延伸、横向联合。
强化专业化协作和配套能力建设,对中小企业为融入龙头企业供应链而实施的技术改造、自主创新、管理提升项目优先给予支持。认真组织实施“三品行动”,鼓励基地内企业加强品牌创建、提升,积极培育打造产业集群区域品牌。
支持示范基地加快落后产能淘汰和过剩产能化解。鼓励示范基地产业集群与周边地区建立广泛密切的合作关系,依托城市服务功能进一步吸引产业、技术、人才等资源集聚,加快产业生态体系构建。
鼓励示范基地企业加大智能化改造力度,推进示范基地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开展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引领产业优化升级。要率先推动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发展和应用,推动数据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共享。
加快智能工厂建设,发展网络制造等新型生产方式,建立设计、研发、制造、销售、物流及回收利用等全环节管理、全过程追溯的智能制造生产体系,加快推动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升级。
鼓励示范基地全面推行绿色制造,促进企业、园区、行业间链接共生、原料互供、资源共享,推动产品、工厂、园区绿色化发展,打造绿色供应链。
加强示范基地能源需求侧综合治理,鼓励示范基地建设集中供能、“三废”集中处理等节能减排公共基础设施。严格项目环保准入门槛,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指标监测体系。强化节约集约用地制度,鼓励建设标准厂房,提高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和效益。
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建设,建立风险识别、质量追溯和预警应急机制,提高安全生产风险防控能力,健全安全生产体系。
据介绍,经过多年培育发展,我省示范基地已经成为全省产业发展集聚度最高、创新能力最活、品牌标准建设最强、绿色发展程度最好的区域,在全省产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