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丽江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50.8亿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903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85元,比1952年分别增长2761.2倍、567.2倍、1038.5倍;
1951年,丽江诞生了第一条公路。今天,丽江市公路总里程达8848公里,大丽高速建成通车,建成“一市两机场”,通航城市74个,航线200余条,开通了直达昆明的动车;
2018年,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4643万人次,实现收入998亿元……
8月13日,在云南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新闻发布会上,丽江市委副书记、宣传部部长何玉兰围绕丽江经济建设、基础设施、人民生活水平和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情况作介绍。
经济建设取得历史性跨越
70年间,丽江经济总量不断迈上新台阶。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350.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42.9亿元,与1952年相比分别增长了2761.2倍、2319倍。
经济不断增长的同时,生态却持续向好。丽江森林覆盖率达70%,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水环境质量总体良好,泸沽湖水质稳定保持Ⅰ类,候鸟从1997年的1万多只增加到2018年的3万多只,拉市海湿地保护区鸟类由1997年的57个种类2.5万多只,增加到2018年的235个种类12万多只;滇金丝猴的数量由1997年的160多只增加到2018年的350多只。
全市的产业发展由农业主导向工业和服务业主导转变,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新格局正在形成,工业从无到有并大步向新型工业化迈进,三次产业结构由77.9∶5.1∶17调整为15∶39.3∶45.7。
“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丽江多次创造了中国水稻的高产纪录,全市粮食总产量从1952年的14.59万吨增加到2018年的49.16万吨,丽江雪桃连续11年荣登国宴,宁蒗苹果荣获全国金奖,华坪芒果把昔日的荒山、矿山变成了今天的金山银山;工业向新型工业化迈进,工业增加值从1952年的0.023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63.63亿元,增长2765.5倍,年均增长10.84%;金沙江中游“一库六级”电站相继建成;以清洁载能产业为代表的一批工业园区相继建成,数字产业园区和数字小镇建设顺利推进,开通全省首个5G试验基站。
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人民生活品质稳步提高。2018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903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85元,与1952年相比分别增长567.2倍、1038.5倍。2014年至2018年全市累计脱贫3.2万户12.9万人;教育支出从1950年的3.1万元增加到2018年的27亿元,共有各级各类学校891所(个),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1.5%;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设达标率均达到100%;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从1978年的53.7%、6%分别提高到2018年的99.4%、99.5%;建成城镇保障性住房3.4万套,解决了近12万人的住房困难问题。
基础设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
“原来丽江到昆明坐班车需要3天时间;今年丽江到昆明开通动车以后,全程只需要3个小时。”这是如今丽江市民口中常提起的话题。
70年来,丽江秉持“要想富 先修路”的理念,通过构建“铁、公、机、航”立体交通网络,丽江市公路里程达到了8488公里,大丽高速建成通车,5条高速公路正在建设,“县县通高速”即将实现;铁路从“路无寸铁”迈入动车时代,已建成大丽、仁丽铁路,每天开行动车10对,实现动车直达昆明,丽香铁路预计2020年底前将全部建成通车;成为省内航空运输第二个“一市两机场”的地级市,通航城市达74个,航线200余条;金沙江中游航运基础设施建设顺利推进,立体综合的交通网络基本形成,能源网络贯通城市和农村。
旅游文化产业异军突起
暑期过半,丽江各大景区人气持续爆棚,8月5日,从丽江方向进入泸沽湖景区游客人数达14183人;8月6日,丽江古城景区瞬时人流量高峰突破8万人;每天进入玉龙雪山景区的游客2万余人……
这是丽江抓住云南省加快滇西北旅游开发的历史机遇,坚持不懈打基础、提质量,抓整治、强管理,促转型、增效益,逐步把旅游打造成了丽江重要的支柱产业的结果。
丽江市坚持以文化提升旅游内涵,以旅游彰显地域文化,实现了旅游和文化相得益彰,融合发展。成功打造了以“两山、一城、一湖、一江、一文化、一风情”为代表的丽江文化旅游品牌;先后推出了《纳西古乐》《丽水金沙》《印象丽江》《丽江宋城千古情》等一批民族文化旅游演艺精品;并打造了以玉水坊VR纳西创世纪、洛克纪念馆、白沙细乐传习馆、纳西象形文字绘画体验馆、丽江古城特色文化院落、文化主题酒店(客栈)、纳西婚俗游、摩梭婚俗游等文化体验旅游新业态。
在旅游的助推下,丽江文化产业实现快速发展,2017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19.3亿元,增长7.3%,增幅连续11年名列全省第一。丽江保护文化遗产、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共同发展的经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誉为“丽江模式”,并荣获“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称号。
本报记者 和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