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昆船集团等光电子信息企业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推动新一代数字信息技术与工业制造业深度融合。
2019年经济发展主要目标 美编李静制图
主干道春漫大道改造完成后效果图。
经开区信息产业基地。
过去一年,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坚持稳中求进工作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在困难挑战增多的情况下,保持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开创了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新局面。
新的一年,困难与机遇并存。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是昆明高质量推进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的奋进之年。面对昆明高质量发展基础不够牢,工业不够强大、支撑产业不足等急需破解的矛盾,各职能部门、县(市)区如何创新、实干,以更饱满的热情、更坚定的信心攻坚克难,实现昆明高质量跨越发展?
作为全市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园区发展得好不好,对破题结构性矛盾和问题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2019年市委经济工作会明确提出,要推动开发(度假)区提速发展,并对几个国家级和省级园区作出了明确定位。作为昆明市最早建设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开区的目标是建设成为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区,突出产业功能、城市功能、生态功能融合发展,切实发挥经济建设主战场的作用。
“这是经开区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昆明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负责人表示,2019年,经开区必将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推动园区规模扩张、发展提速、品质提升,更好地支撑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市的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五个坚持”“六个稳”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大招商、强产业、促创新、建园区、美环境、优服务,努力打造昆明高质量跨越发展引领区,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提速进入“两千亿园区”有底气
第一个“1000亿”,昆明经开区用了10年。1992年批准建区,2013年园区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昆明经开区也成为云南省最大的新型工业化基地,唯一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出口加工区、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产业园区。
第二个“1000亿”将提速实现。这既是园区自身发展的现实需求,也是昆明市实现高质量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今年,经开区就要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000亿元,增长9%以上的目标。其他主要经济发展目标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0.02亿元、增长5.5%;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5%;实际到位市外内资141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1亿美元;争取国家和省资金4亿元;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测评各项指标同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阿拉、洛羊街道经济社会发展指标明显优于2018年。
用实现“千亿园区”一半的时间迈进“两千亿园区”,经开区是有底气的。过去一年来,经开区经济社会发展提质增效,充分发挥党工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足、质量高、效益好。转型升级迈上新台阶,改革创新激发新活力,完善功能展现新面貌,注重民生构建新和谐。从数字指标和具体项目来看:
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2018年,经开区主要经济指标居全省开发区前列,在全国219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测评中排名第34位。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35亿元、增长11.2%;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9.0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2.92亿元、增长13%,增速位居全市第三、开发区板块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7.93亿元、增长13.2%,其中非税收入仅占6.7%;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4.2亿元;建筑业产值742.95亿元、增长45.32%,增速排名全市第一。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坚持把招商引资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坚持主要领导用主要精力抓招商。宝能汽车制造项目签约落地经开区,被列为省、市重大项目,即将开工建设;引入奥斯迪智慧物流园等20个产业项目,总投资规模300多亿元;云南超越能源集团油气销售公司、云南城投康源投资公司等23户注册资本亿元以上企业入区发展;全区累计引进各类高层次紧缺人才478人;全年引进市外内资13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亿美元,亿元以上开工项目4个、竣工项目4个,经开区招商引资考核连续7年位居开发区板块第一。
产业升级步伐加快
着力培育发展新动能,2018年,经开区安排4.3亿元企业生产扶持资金,实现全区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户,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利税总额55.97亿元、增长10.14%,工业增加值总量占全市九分之一。
推进工业创新,支持企业建设智能化工厂。云内动力柴油机缸体缸盖智能制造项目成功入围国家2018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昆钢重装“起重机智能制造及工业大数据应用”获得2018年国家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认定。
强化科技创新,全年科技投入资金3.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11.77%,全社会研究与发展(R&D)经费11.16亿元,高新技术企业工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37.5%;获批成为国家“支持打造特色载体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升级”基地;云南海归创业园被认定为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基地;中越国际货运班列稳定开行;成功举办2018年“创响中国”昆明经开站系列活动,发明专利有效量达到802件;建筑业发展迅速,绝对数占全市四分之一;文化创意产业特色鲜明,营业总收入31亿元,增长23%,南数传媒、国品雅意获批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项目。
园区面貌颜值更高
2018年,经开区完成了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优化完善和数字化现状图等规划编制工作。加强以道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春漫大道(广福路东延线段)建成通车,经开四中周边路网、鸿运大道支线路网等项目完工;呈黄路(北段)、安石公路市政化改造、经开204号、103号路南延线下穿昆河铁路立交桥等重点工程顺利推进;倪家营项目周边绿化、石龙路南段和春漫大道景观绿化提升等8个项目开工;加强城市网格化管理,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配合完成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和国家园林城市复查工作,持续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强化土地卫片执法管理,拆除违法违规建筑200万平方米。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在聚焦经济发展的同时,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始终把民生需求放在重要位置,千方百计办好惠民实事。2018年,经开区民生财政支出达21.23亿元,占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8%。同时,经开区完成了教育布局布点规划编制,引进了市教工一幼在区办学,加快经开三小及附属幼儿园、经开三小倪家营分校等新建项目建设,教育基础设施投资达6.17亿元;加快推进经开人民医院新院建设,实现了家庭医生签约全覆盖;建成文体活动广场43个、健身路径66套;成功举办了经开区第二届企业文化节、阿拉撒梅文化节,选送节目《小马街的小新娘》获省群众文化艺术最高奖项“彩云奖”;非遗保护工作扎实推进,祭虫山森林公园三皇宫被命名为市级“和谐寺观教堂”,高坡社区成为第一批全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39%,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完成子君欣景花园永泰园、云峰家园等3681套公共租赁住房配租;做好9家国有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引入神农集团、子弟食品有限公司实施产业扶贫,投入扶贫帮扶资金2112万元,助力禄劝撒营盘等地如期脱贫摘帽。
生态环保力度空前
高度重视和及时做好国家和省环保督察组转办、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推进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验收工作,全面落实滇池保护治理三年攻坚行动,持续深入推进河长制工作,抓实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和黑臭水体专项整治,普照水质净化厂配套再生水管网和挖潜增效改造、石龙湖大沟水环境综合整治、果林水库东岸配套设施完善、宝象河流域排水收集系统等重点环保项目顺利推进,完成环保投资5.34亿元、处理污水3399万立方米;狠抓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72%;新增城市绿地面积29.25公顷,种植乔木1.98万株,建成区绿地率达36.9%,绿化覆盖率40.8%,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排名居全省前列。
平安建设深入人心
强化综治维稳、依法治理及防范和处理邪教工作,妥善化解中豪优活城业主信访、昆明阿诗玛国际珠宝城业主信访、云南鸿翔中药公司与青海垚润商贸公司购销虫草纠纷,累计调解案件5374件、调解成功率100%;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整合应用视频监控资源,织密防控网络,辖区刑事案件发案率下降;加强食品药品、生产、交通、消防等重点领域监督,非洲猪瘟防控有力有效;园区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全区社会和谐稳定。
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经开区深化“放管服”改革,重点推进了“多证合一”“证照分离”“3350”“一网四中心”等改革事项,动态管理权责清单,规范行政职权,组建行政审批局,集中行政许可事项39项,连续13年开展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建立法律服务平台,成立了全国首个国际商事仲裁服务中心,为区内企业和群众提供公证、法律咨询、商事仲裁等服务;加强审计监督,强化执纪问责,对环保污染事件、低保金审核把关不严等问题进行严肃责任追究;开展“庸、懒、散、滑、拖”作风整治,提振干部队伍精气神。
《报告》关键词
今天,2019年昆明经开区经济工作会暨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召开。本报记者提前对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进行采访获悉,2019年昆明经开区经济工作报告的核心内容有6个关键词:大招商、强产业、促创新、建园区、美环境、优服务。
1
大招商
全区第一要事、全体干部的主业主责。招商选资与招才引智并重、“移栽大树”与“育苗造林”并重。积极开展产业链招商,发挥“葡萄串效应”。力争工业类项目占招商引资项目的60%以上。
2
强产业
以智能制造为核心,促进六大工业产业转型升级。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家。采取“一户一策”针对性措施支持企业稳定发展。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努力将王家营申报为国家级铁路口岸。
3
促创新
确保全年财政科技支出达3.1亿元以上,全社会研究与发展(R&D)投入13.03亿元以上。建立科技创新人才库,为创新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发放急需紧缺和高层次高技能人才补贴。
4
建园区
启动推进校园专业足球场馆、经开二中、经开三中项目。 确保年内呈黄路(北段)、经开204号路、经开103号路南延线下穿昆河铁路立交桥全线贯通,打通呈贡新区连接空港新区和北向连接主城区的快速干道。
5
美环境
创建成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启动实施“绿满经开”行动计划,创建绿色工厂、学校、社区、家庭环境教育基地。完成林溪公园一期及石龙路南段、春漫大道等道路绿化提升,建设绿色发展样板区。
6
优服务
健全完善“班子成员对口联系+部门分行业+街道分辖区”服务机制。探索建立营商服务队。开展百名营商专员一对一服务百家重点企业、重大项目行动。实施“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管家服务。
实打实干建设昆明高质量跨越发展引领区
为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和2019年市两会精神,经开区在今日召开经济工作会暨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上作出安排,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实打实干做好10项重点工作, 为全市培育壮大新动能,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产业支撑。
高质量抓好招商引资
让发展后劲强起来
2019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昆明市将继续开展“大招商、招大商”。强力推进“一把手”招商,把工业招商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实施产业链招商工程。
“来到经开区就是干招商,身在经开区首先搞招商”。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2019年招商引资是经开区的第一要事、全体干部的主业主责。将继续实行主要领导带头招商、用主要精力抓招商,分管领导、职能部门充分发挥主体责任,坚持招商选资与招才引智并重、“移栽大树”与“育苗造林”并重,以组团式、小分队形式定向精准招商,充分发挥驻区商会、孵化器、中介机构等二级招商平台作用,招引一批大而强的项目、新而特的产业、小而美的企业、高精尖的人才。
瞄准主导产业和关键领域,找准主攻方向,实质推动昆明醋酸纤维厂整体搬迁等5个装备制造类项目、鸿翔一心堂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园等4个大健康生物医药类项目、纳米大健康材料等2个新材料类项目、多伦科技智慧交通生产研发基地等5个电子信息类项目落地开工,力争工业类项目占招商引资项目的60%以上。
同时,积极开展以聚集上下游产品、降低综合配套成本、拉长产业链、培育优势支柱产业为主要内容的产业链招商,发挥“葡萄串效应”。强化招商队伍建设,选优配强招商引资队伍,在招商引资实战中考察识别干部、选拔任用干部,健全高层次招商人才引进机制和现有人才培养成长机制,打造一支熟悉产业经济、掌握投资政策、通晓商务惯例、精通项目谈判的专业化招商队伍。
高质量扩大有效投资
让经济增长快起来
针对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放缓的问题,今年,经开区将以扩大投资总量、提升投资质量为主攻方向,切实打牢经济发展基础、增强经济发展后劲。要举全区之力抓重大项目推进,制定在谈项目促签约、签约项目促摘牌、摘牌项目促开工、开工项目促竣工、竣工项目促投产、投产项目促达产、优质存量企业促技改等“七促”项目清单,逐一建档立卡、挂图作战、督促检查、考核兑现,确保宝能汽车制造项目3月开工、年内完成30亿元的投资;全力推动赛诺制药原料药提取基地、奥斯迪智慧物流等项目开工建设;力促昆船物流装备制造等项目竣工投产;全力服务保障滇中引水、三清高速、福宜高速、轨道交通4号线等省、市重点项目建设。
全面梳理“十三五”规划项目,争取年内全部开工,每个季度集中开工一批重点项目。强化项目跟踪服务,继续实行项目会办和包保责任制,通过现场办公、定期会办,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加强项目谋划,在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和大健康、科技创新、现代服务业、生态环保等方面谋划提出一批支撑性项目,不断充实和完善项目库,为“十四五”规划做储备。
优化投资结构,以工业为重点强化产业投资支撑,确保产业投资、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分别达到20%和45%。坚持提前抓、主动抓,把固定资产投资统计项目建库、入库作为常态化、经常化工作,全年新增入库项目不低于30个,储备项目不低于75个,形成谋划一批、前期一批、开工一批、入库一批、竣工一批的良性滚动机制。
高质量推进产业发展
让实体经济牛起来
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经开区将以智能制造为核心,促进烟草配套、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六大工业产业转型升级,积极申报争创“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支持云南烟草烟叶公司、昆岭薄膜、华红印刷等传统企业提质增效;支持云内动力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云内动力、昆钢重装等装备制造企业进行技术改造;鼓励昆船集团、北方夜视、南天信息等光电子信息企业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强化上规、达规企业培育,争取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家。
加强工业发展监测和运行调度,密切关注企业生产运营情况,采取“一户一策”针对性措施支持企业稳定发展。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精准推动“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积极申报省、市成长型中小企业。积极主动服务民营企业,保障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加快海关特殊监管区升级扩能,积极配合申建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努力将王家营申报为国家级铁路口岸,推动外向型经济加快发展,不断提高园区对外开放水平,确保外贸进出口额超过23.39亿元。
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信息服务、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智慧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推动服务业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新增保有税收亿元楼宇2幢、千万元楼宇1幢。
高质量完善基础配套
让载体功能全起来
按照“北上、东拓、南连、西接”的思路,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园区公共服务能力,努力打造智慧美丽新城区,实现经开区与昆明主城、呈贡新区和空港经济区互促融合、一体发展。坚持规划引导发展,高起点做好规划设计,突出生产功能,统筹生活区、商务区、办公区等城市功能建设。
以交通基础设施为重点,全面加快在建项目时序进度,确保年内呈黄路(北段)、经开204号路、经开103号路南延线下穿昆河铁路立交桥全线贯通,打通呈贡新区连接空港新区和北向连接主城区的快速干道。全面推进安石路市政化改造提升及综合管廊PPP项目、呈黄路北段西辅线、经开245号道路等项目建设,继续打通断头路,提高路网密度和路网成熟度,加强与周边区域的连接,服务片区开发建设。启动出口加工区北向交通改造、小普路(中段)改扩建等23个项目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启动实施。
稳步实施小麻苴三期、西邑村、倪家营等城中村改造,加快推进清水新村建设,持续推动园区“三旧”连片改造,不断完善生活办公功能,提升园区品质。全面提升供水、供电等供给能力,完善排水、垃圾处理、公共停车等市政配套功能。围绕数字化、智能化、便利化和人性化要求,加快智慧政务、智慧城管等专项建设,打造开放共享、高效便捷、融合创新的智慧园区。
高质量推动科技创新
让发展动能足起来
科技创新是园区生存发展的源泉和不竭动力。经开区将以提升创新主体及资源要素集聚交汇功能为导向,持续完善创新创业生态,建设创新创业示范区,努力成为昆明国际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创新创业资源要素的重要集聚地。
今年将继续保持财政对科技的投入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确保全年财政科技支出达3.1亿元以上,全社会研究与发展(R&D)投入13.03亿元以上。更加突出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建立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储备、预警、监测机制,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服务、辅导力度,力争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165户,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例在40%以上。充分发挥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引领作用,力促企业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大力支持区内生产力促进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平台向专业化和特色化方面发展,力争市级以上技术研发平台达100个。
着力招才引智,加强创新团队整体引进,建立科技创新人才库,为创新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发放急需紧缺和高层次高技能人才补贴。发挥紫云青鸟·云南文化创意博览园、果林·众创空间等品牌效应,通过举办创新峰会、创新创业沙龙等活动,打造在全市有影响力的创客品牌。依托科创园,打造云南省优质高原特色“绿色食品”产业孵化区。
高质量打造数字经开
让数字经济活起来
数字经济正在开启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是全球共识,是国家战略部署和省、市重点工作,“大力发展数字产业”也写进了2019年市政府工作报告。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主要负责人表示,经开区将以强烈的责任感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具体措施包括,加快推进“数字经开”建设,努力打造成为全省数字经济的聚集区。围绕“资源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制定经开区数字经济发展五年规划和行动计划,明确“数字经开”建设的目标任务、具体路径和建设项目。
同时,以信息产业基地为依托,提升电子信息、通讯与网络等基础产业,积极引入有核心技术的团队、有发展前景的“独角兽”企业和有重大发展潜力的项目,大力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推动形成数字产业集群。加快推动产业数字化,扶持以云内动力“多缸小缸径柴油发动机数字化车间和YN系列发动机产品智能化工厂改造”、昆钢重装“起重机智能制造及工业大数据应用”等生产线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智能化系统改造,推动新一代数字信息技术与工业制造业深度融合。以数字化为引擎,推动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高质量建设全区企业、经济运行数据库,实现智慧城市智能运行中心有效运转。推动区块链技术示范应用,促进数字政府、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建设。以“一部手机”为抓手,加快移动互联网在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等各领域的广泛、深度运用。
高质量提升营商环境
让经开品牌亮起来
营商环境的重点是衡量企业家的感受、市场主体的感受。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负责人表示,2019年是省、市“营商环境提升年”,经开区将一如既往秉承“企业至上、服务是天职”的理念,把企业家的实际需求作为营商环境的校准坐标,真心、真情服务企业家,让企业家在经开区被尊重、受爱戴、有地位。
经开区将健全完善“班子成员对口联系+部门分行业+街道分辖区”常态化、全覆盖服务企业机制,主动上门讲政策、送服务、解难题;探索建立营商服务队,抽调相关部门业务骨干、年轻力量担任营商专员,开展百名营商专员一对一服务百家重点企业、重大项目行动,实施“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管家服务。
建立健全亲商、利商、安商、富商系列政策措施,探索建立企业积分服务制;实施民营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大力支持“个转企、小升规、规上市”,促进初创型企业扩量提质发展、成长型企业“专精特新”发展、领军型企业集团化发展。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实施“六个一”行动,加快推进“一网四中心”建设,落实“3550”改革目标,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变“马上办”为“立刻办”,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打造“经开效率”“经开服务”营商品牌。
高质量建设美丽经开
让园区颜值靓起来
20多年来的发展经验证明,良好的生态是最宝贵的财富,优美的环境是最稀缺的资源。经开区将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巩固提升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和黑臭水体专项整治效果,全面推进滇池保护治理三年攻坚行动,严格落实“三级河长、四级管理”机制,确保年内创建成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具体措施包括突出抓好宝象河流域排水收集系统提升改造、茶高山山洪水截流、普照和倪家营水质净化厂二期改扩建等16个工程项目和地下水资源管理保护工作,确保全年宝象河云大西路桥下、马料河果林水库、农学院部队围墙外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在Ⅳ类。强化大气污染防治,抓好在建工地、渣土清运等扬尘治理,加快“五采区”植被恢复,加大清洁能源推广使用力度,实现主要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确保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以上。启动实施“绿满经开”行动计划,积极创建绿色工厂、学校、社区、家庭环境教育基地。完成林溪公园一期及石龙路南段、春漫大道等道路绿化提升,建设绿色发展样板区。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网格化和精细化管理,持续开展文明城市建设,扎实开展市容市貌环境、“七小”行业等专项整治,深入实施“四治三改一拆一增”“七改三清”环境整治;加快“大棚房”农地非农化问题整改;加大项目征地拆迁和“两违”建筑治理力度,拆出项目土地存量、拆出产业发展空间、拆出园区景观形象,让园区品貌更优、颜值更高。
高质量加快社会发展
让民生福祉实起来
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经开区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名校融校”战略,推进“名师、名校、名校长”工程方面做了许多实事,稳步提高了全区的教育质量。
今年将继续从软件、硬件方面加快社会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将启动推进校园专业足球场馆、经开二中新校建设及经开三中拆除重建项目,确保9月经开三小及附属幼儿园、倪家营分校建成投入使用,满足企业职工和群众“上好学”的需求。
继续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措施,完善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大力推进爱国卫生运动,落实计划生育相关政策。加大失地农民再就业工作力度,积极开展技能和创业培训,实现劳动力多渠道、多形式就业,接收安置就业农村劳动力600人;落实援企稳岗等积极的就业政策,统筹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增强就业培训针对性,提高转移就业稳定性。推进社会保险标准化建设,提升社会保障服务水平。
启动4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以奖代补支持社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鼓励和支持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繁荣公共文化事业,实施民族文化传承人才培养计划,继续办好企业文化节和撒梅文化节,提升品牌知名度。落实集贸市场整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9年改造提升昆船、航天、大新册、小新册4个农贸市场,新建扩建高桥集贸市场。
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网络传销等经济犯罪行为,健全完善金融风险、债务风险防控体系;持续完善社区治理体系,提升社区服务质量,构建精准治理、多方协作的社区治理新模式。推进平安经开建设,持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挖“关系网”和“保护伞”;强化安全生产、校园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日常监管,加强社会风险防控,健全包保责任制,努力将风险隐患、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做好民政双拥、民族宗教等工作,支持群团组织改革发展,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高质量配置发展要素
让支撑保障跟上来
今年经开区还将坚持以企业、项目需求为导向,在土地、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保障,激发全区市场主体活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强化用地保障,加强已收储土地管理,全面清理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盘活现有招商引资项目和存量建设用地;加快清水北部片区土地整理,加快项目土地供应;认真完成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算清土地账。落实资金保障,争取和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和国家、省级项目补助资金,提高预算执行均衡性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拓宽融资渠道,发挥经投集团融资功能和区内32家金融机构优势,推进PPP模式项目建设,支持企业上市融资,促进“金融+产业”发展,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加强政策保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各项优惠政策,调整优化区级扶持政策,兑现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系列政策措施,预计全年工业经济和科技创新发展扶持资金投入不低于1亿元、增长20%以上。
记者吴洁 通讯员王致捷报道 冯靖凯摄影
林艳敏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