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旅游目的地
溪洛渡电站厂房
收获果实
做强特色农业
本报记者 蔡侯友
新闻助读
6个百亿元产业
坚持以高度的组织化推动产业扶贫,在确定全市以苹果、马铃薯、竹子、特色养殖、天麻、花椒6个百亿元高原特色产业为重点的同时,倡导各乡各村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之路,高质量推动特色产业发展。
“百村示范万村整治”
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启动实施“百村示范、万村整治”行动,206个特色示范型、1.16万个干净整洁型村庄启动建设。
“四个一”行动
以深入开展守住一片蓝天、绿化一方群山、护好一江清水、建设一座果城“四个一”行动为总抓手,全力打造“天蓝、山绿、水清、果香”美丽宜居昭通。
借鉴云南烟草发展模式,着力提高苹果、天麻、花椒、核桃、竹子、马铃薯“6个百亿元”高原特色产业组织化水平;
调整优化全市工业园区总体布局,加快推进滇粤产业园建设步伐,70万吨水电铝一期工程竣工投产,积极引进水电铝材下游产业,电力、烟草等传统产业提质增效;
“一部手机游云南”昭通板块上线运营,多家金融保险机构进驻昭通……
2018年,面对经济总量不大、产业规模弱小、基础设施薄弱、资源优势没有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等短板,以及绝对贫困人口多、发展不足不充分、发展质量不高,营商环境不优、引资引智不够、项目落地不力、发展活力不足、工业经济补短板求突破还未迈出坚实有力步伐等问题,昭通在产业突围中紧扣省委、省政府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战略部署,三产联动,重点突破,产业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吹响脱贫攻坚大决战冲锋号
发起总动员、吹响冲锋号、打好大决战。1月19日至20日,昭通市召开市委四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号召全市干部群众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决心,坚决夺取脱贫攻坚大决战决定性胜利,以高质量跨越发展优异成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昭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绝对贫困人口多,是全国全省脱贫攻坚硬中之硬、坚中之坚的主战场。历经两年多的奋力拼搏,全市贫困人口已从2016年的113.37万人下降到57.64万人,两年减贫55.73万人,远超一个中等县人口规模。2019年,昭通还必须脱贫40.07万人,脱贫摘帽7个县区、脱贫出列624个贫困村,分别占全省的25%、30%、23%。无论是脱贫数量规模还是质量要求,对昭通来说都是要啃下的“硬骨头”。
2018年,昭通市聚焦脱贫攻坚,深入实践“133”工作思路,全力做好基础设施改善、产业培育、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转移就业“四篇文章”,实现了195个贫困村和34.64万贫困群众脱贫出列,威信县、绥江县可望脱贫摘帽、脱贫攻坚首战告捷。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站在事关昭通发展大局、事关全市各族人民小康目标实现的紧要关头,全会号召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要有“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迈气概,要有“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必胜信心,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恒心毅力,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斗争精神、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实干作风,勇做奋进者,当好“答卷人”,在真刀真枪比拼中提振信心,一鼓作气打赢这场昭通反贫困史上的重大战役,向全市人民兑现“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脱贫致富一个不能落下”的庄严承诺。
号角声声、战鼓齐鸣;厉兵秣马、勇毅前行。乘着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浩荡东风,2019年的昭通,全市620万干部群众正以决战决胜的坚定信心,昂扬的斗争精神,攻城拔寨的奋斗姿态,在脱贫攻坚这场大决战中高歌猛进。
本报记者 蔡侯友
积极探索高原特色产业化之路
初春,阳光明媚,放眼望去,“建成昭阳5万亩标准示范苹果园”标语尤为醒目。
在昭阳区北闸、小龙洞、永丰等相邻乡镇丘陵地带,长达10多公里的耕地里,一台台挖掘机正在平整土地,一辆辆耕地机来回穿梭。已经收割完的玉米地里,勤劳的乌蒙山人正忙着栽种苹果树,一排排用来固定幼树的水泥柱横看成片侧看成行,漫山遍野,震撼人心。
按照昭通市提出“把昭阳中心城区建设成为集景观、产业和城市三位一体的苹果之城”目标,昭阳区引进云南农投、海升等龙头企业,高标准建设苹果示范园,引领昭通百万亩苹果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产业化的现代化发展。
“采用矮砧密植栽培模式嫁接出的果树可栽树当年开花,次年结果,3年丰产。和传统种植相比省地、省肥、省力,亩产值是传统果园的一倍以上。”海升昭通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海升集团入驻昭通就是看中昭通是高海拔地区苹果种植最优的地区,而且所产苹果色泽鲜艳、肉质细脆、甜酸适度、汁液丰富、风味浓郁等优势。
2018年,昭通市坚持“老产业+新理念、新机制、新技术=新产业”理念,借鉴云南烟草发展成功经验,在高原特色产业化上确定了以苹果、马铃薯、竹子、特色养殖、天麻、花椒“6个百亿元”产业为重点的同时,倡导各乡各村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之路,并按照良种良法、高度组织化和集约化模式、党支部+合作社“三个全覆盖”的要求,着力提高高原特色产业的组织化水平。全年共改造提升老苹果园20.1万亩、新种植苹果5.3万亩,高标准种植马铃薯297.1万亩,竹子投产105.7万亩,在推动“此苹果非彼苹果”“此马铃薯非彼马铃薯”的根本性转变上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如何提高昭通高原特色产业的组织程度,做好示范带动?昭通以“做大做强,彰显特色,形成支撑”为目标,重点围绕“6个百亿元”产业,以现代经济理念为引领,以现代科技和信息化技术为支撑,以巩固壮大传统产业为重点,始终做到坚持“一步登顶、跨越发展;坚持产城融合、三产联动;坚持龙头带动、品牌引领;坚持因地制宜、规模经营;坚持“科技支撑、绿色高效”的原则;坚持抓重点、树龙头、建机制、强管理,坚持走好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品牌化发展等“七个坚持”。先后引进云南农垦集团合作组建昭通农投公司,引进亿利集团、海升集团等龙头企业,育龙头、建平台、创品牌、抓有机、占市场、解难题,打造“绿色食品牌”,积极探索出高原、高寒山区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的路子。
新型工业化迈出实质性步伐
2018年,总投资65亿元,年产电解铝70万吨的昭通水电铝一期一段已全部投产,二段已具备投产条件,三段电解槽基础完成90%。累计生产铝锭33352吨,实现工业总产值43207万元,昭通新型工业化迈出实质性步伐。
位于昭阳省级工业园区的昭通水电铝,是鲁甸6.5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重点项目。承载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该项目于2016年6月动工以来,围绕打造中国绿色水电铝加工一体化和“滇东北铝谷”的目标,全部采用云铝自主知识产权并具有国际领先的400kA铝电解技术,绿色高效能推进工程建设,成为昭通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引擎。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在今年全省两会上,作为省“清洁能源牌”的重点内容,“推进水电铝材、水电硅材一体化发展”已经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以昭通水电铝为代表的新型工业化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期。
昭通是农业大市,工业基础差、底子薄,煤炭、烤烟、水电一直是昭通工业的“老三样”。为打造“绿色能源牌”,促进昭通新型工业发展,2016年以来,昭通依托丰富的水电优势,出台绿色能源招商引资政策,科学布局、全力推进工业园区规划修编及省级工业园区重新申报认定,加快以水电清洁能源和水电铝材、水电硅材一体化引领的“绿色能源”产业发展步伐,带动和促进一大批重点项目在昭通落地生根。
2018年,昭通市在建重点项目
21个,总投资达72亿元,竣工5个,计划完成投资18.8亿元,实际完成投资22.3亿元;新签约拟投资1000万元以上重点非电工业项目23个,计划总投资37.7亿元;在谈重点非电工业项目21个,计划总投资66.5亿元。
2018年,昭通市实现工业生产总值889.5亿元,增长8.5%,工业对GDP贡献率达38.9%,拉动GDP增长3.31个百分点,为2014年以来最高增速。尽管面临国际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全市企业利润普遍增长,其中,全市125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65.7亿元,增长14.5%;实现利润87.6亿元,增长12.2%;上缴税金84亿元,增长0.8%,占全市税收总额的53%。全市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388.6亿元,增长8.9%,占GDP比重43.7%,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46.6%,GDP比重和贡献率双双接近全市半壁江山,园区经济成为工业发展主战场。
2019年,昭通紧紧抓住全省推动水电铝材、水电硅材一体化发展的产业布局机遇,充分发挥能源、资源、区位等优势,水电铝二期、四川美裕20万吨铝棒项目将相继建成投产;将争取中铝集团在昭通布局新的产能,加快推进盐津70万吨石英砂、15万吨工业硅和彝良5万吨工业硅项目,加大对接力度,争取中国建材集团碳纤维项目落户昭通。
昭通新型工业化进程正跑步前行。
“健康生活目的地”成昭通新名片
华灯初上,凉风习习,昭通中心城省耕国学公园、望海公园游人如织。“秋城昭通”已成为川渝游客避暑胜地,每到夏天,城区大小宾馆,甚至连郊区的民房都出现客满。
“秋城昭通”夏无酷暑,是个休闲纳凉的好地方,每年居住在昭通避暑的川渝游客达10万人次以上。昭通大山、大水、大峡谷、大文化成为众多海内外游客心中的“健康生活目的地”。据昭通旅发委提供的数字显示:2018年,昭通接待海内外游客3821.3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11.89亿元,完成旅游固定资产投资62.9亿元,与上年同比分别增长16.55%、46.21%、18%。
磅礴乌蒙,神奇昭通。昭通地处川滇黔接合部,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内地通往东南亚、南亚双向大走廊节点,是云南早期文明的三大发祥地之一,素有“锁钥南滇、咽喉西蜀”之称,是我国南丝绸之路上重镇和云南北大门。昭通还是红色革命老区,1935年2月,中央红军长征在威信召开了著名的“扎西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2018年,昭通旅游喜事连连:荣获“首批国民休闲胜地”、云南唯一户外郊野绿道——昭璞绿道建成、新增五个3A级旅游景区、“苹果之城秋韵昭通”展销大会举行……
2018年,开展“旅游革命”,“一部手机游云南”昭通板块上线运营,3条省级精品自驾游线路和景区景点开发有序推进,全市新增3A级景区5个。依托大山包一级公路,建成并开放48.16公里长的全省唯一一条户外郊野绿道——昭璞绿道,以及昭鲁驿站、酒坊驿站,结合大山包极限运动小镇开发和省耕公园、文体新区等项目,打造中心城市季节性休闲旅游城市,大力发展以旅游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
围绕“健康生活目的地牌”,昭通正依托区位、交通、气候、文化、历史、产业等优势,请来国际一流的规划团队,以国际标准和视野,对昭通中心城市规划、建设,力求把昭通建设成功能齐全、配套完善、宜居宜游的示范城市和万亩果园+丘陵特色生态城市,打响特色苹果之城旅游品牌。
随着公路、铁路、航空、航运等交通条件的全面改善,大山、大水、大峡谷、大文化的昭通,已经成为云南旅游的后起之秀,成为海内外游客向往之地。
宜居宜游的昭通不仅仅是游客向往的休闲之地,便捷的交通、强劲的发展后劲、亲商爱商环境更吸引了众多的客商到昭通投资兴业。2018年,多家金融保险机构进驻昭通,为促进昭通跨越发展提供了有力金融支撑。
着力打造好“三张牌”,三产联动,重点突破,2018年,昭通产业发展迈出了坚实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