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切换
新闻
“千年锡都”转型的破与立
2019
02/22
10:05


本报记者 朱海 文/图

作为拥有两千多年锡矿开采历史的资源型老工业城市,个旧的经济发展过程就是一部资源开采史,传统产业始终是支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以来,个旧市委、市政府认真反思传统发展模式的存在问题,根据产业基础和资源条件,确定了新型工业化道路。破立并举,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取得较大突破,推动了城市的转型与发展。

摒弃粗放生产 淘汰落后产能

去年下半年,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锡冶炼易地搬迁升级改造项目正式启动。项目投资约30亿元,将把云锡集团铅业分公司铅冶炼系统改造为年产锡产品7万吨的锡冶炼系统,代替云锡股份公司冶炼分公司现有锡冶炼生产线。

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吴言介绍,云锡股份公司冶炼分公司是目前国内外生产规模及产能最大的锡冶炼加工企业,整体冶炼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随着个旧城市化建设持续推进,居民住宅楼建设位置不断向位于城郊的工厂靠近,企业发展与城市发展的矛盾逐渐显现。同时,由于受现有区域位置和厂区面积制约,冶炼设施无法增加,面对越来越多的低品位物料,处理能力难以提高。

为更好地满足锡冶炼发展需要,积极响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促进铅冶炼去产能和技术转型,云锡与有关地方、部门认真研究、慎重考虑,决定通过搬迁改造,全面提升锡冶炼工艺技术,以及装备、安全、环保、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落实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回收利用和循环经济理念,彻底解决锡冶炼的发展瓶颈并摆脱铅冶炼一直以来的困局。

云锡与个旧相生相伴、相辅相成,“铅改锡”项目不仅是云锡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而且在个旧工业转型升级中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个旧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中“摒弃以往粗放的生产经营方式,大力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思路,云锡发力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原料和能耗消耗,把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降到最低。

走进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铜业分公司,占地约600亩的渣缓冷场上分布着近200个约两层楼高、30吨重的渣包,场面壮观。“冶炼产生的尾矿要先在渣包里冷却72小时,再进行细碎处理,然后运送至渣选矿车间二次回收。”公司副经理蔡兵说,炉渣选矿技术大大提高了公司工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每年回收的铜金属达到2000吨。

通过实施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211工程”,个旧累计淘汰小选矿企业260余户,拆除炼铅鼓风炉53座,提前达到淘汰200户的目标,为接续替代产业的发展腾退了空间。云锡全力加快历史遗留问题处置,对长期扭亏无望、产业前景不明朗、无产业竞争优势的产业和资产,在依法依规处理好企业职工安置、债权债务、法律纠纷等基础上,加大出清处置力度。其中,2018年出清约25户“僵尸企业”,并计划于2019年完成全部出清任务。

升级传统产业 培育接续产业

正确处理破与立的关系,要一边做减法,一边做加法。个旧在产业转型中选择复合增长模式,遵循“产业创造+产业升级”两种途径,着力推动“产业链延伸+产业更新”的复合型发展。

一方面,以精深加工为重点,再造传统产业优势。近年来,个旧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先后实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十个“10万吨”冶炼深加工项目,为有色金属产业下游深加工打下了坚实基础。

“纯氧燃烧技术的运用,提高了生产效率,还能每年降低2000多万元的能耗成本。”在云锡股份公司铜业分公司熔炼主厂房,蔡兵指着阳极炉介绍道。与此同时,主厂房对面的电解车间里,自动化机械手臂在不断重复着装载、剥离、卸载、堆垛等动作,每小时能处理450片电解铜。

个旧不断延长资源利用的产业链,大力提高单位产品的附加值。甲基锡、无机锡项目,铝、铜材加工项目,铅酸蓄电池项目等多个深加工项目建成投产;云锡精锡产品有三分之一实现了深加工;以奥斯麦特炉为代表的有色金属冶炼技术和装备达到国内(部分国际)先进水平;个旧成为云南省唯一的从粗铅冶炼、电解、白银、铅基合金、极板,一直延伸到终端产品蓄电池,具有完整产业链的铅生产加工基地。

另一方面,培育优势接续产业,努力打造区域经济新的主导产业。以制药龙头企业云南云河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近几年来,该公司投资3亿多元实施了中药现代化技改项目、虎力散大品种二次开发项目、复方龙血竭胶囊四期临床研究(属科技部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项目)等重大项目,把源自云南的千年彝药与云南白药同源的祖传秘方——虎力散和后续研发的虎力散胶囊、虎力散片等系列产品以及香果健消片、龙血竭胶囊、复方龙血竭胶囊、败酱片等主要产品做大、做强,逐步形成了良好的自主知识产权专利保护。目前,云河药业已取得15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下一步,将发挥优势,不断壮大地区医药品牌,打造个旧中药材种苗繁育和推广基地,推进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

如今,在个旧,以锡文化和休闲度假为主的文化旅游业不断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从无到有,液晶电视、铜杆、铜箔、遥控器、铝合金手机壳项目稳步推进。新能源新材料方面,先后实施了风力风电、锂离子电池、锡材锡化工等项目。粮油加工、乳业加工、生物资源加工等在省内均属行业领先水平。

经过十余年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已经发展成为支撑个旧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2007年的35%提升到2017年的68%;三次产业占GDP的比例由2007年的5.6∶71.3∶23.1调整为2017年的5.9∶53.4∶40.7。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