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切换
新闻
西双版纳的“绿色奏鸣曲”
2019
01/16
09:17

本报记者 张锐 戴振华

冬日里,俯瞰北回归线上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这颗温润的“绿宝石”通体翠绿,透出勃勃生机。

进景洪、下勐海、走勐腊,山是绿的,田是绿的,村寨农舍都是绿的……“绿”是西双版纳的颜色,也是发展的基础和跨越的希望。

西双版纳以绿色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底色,将“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弘扬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植根于祖国南疆的这片热土,几年间,保护与发展双赢的果实渐渐长大,散发出芳香:

——全州自然保护区面积在扩大,已建成自然保护区621.3万亩,占国土面积的21.6%;森林覆盖率达80.79%,高于全省21.1个百分点;2017年9月,荣获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州”。

——绿色产业葱茏勃发,橡胶、茶叶、蔗糖、石斛、辣木、印奇果、澳洲坚果、小耳朵猪、茶花鸡等特色产业,与林药、林菌、林花、林果、林菜、林畜等林下经济筑起的绿色经济板块,成为傣乡群众增收致富的强劲动力。2017年全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043元。

“绿色招牌”不能褪色

西双版纳素有“北回归线上的绿宝石”“森林生态博物馆”等美誉,拥有地球北回归线上仅存的热带雨林,是联合国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圈成员……这些金字招牌既是荣耀和财富,也带来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和压力。

温饱与环保、眼前与长远如何兼顾?好生态如何当饭吃、如何换来金山银山?山要绿、人要富,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如何调和?

回望西双版纳的发展历史,干部群众取得共识:西双版纳之所以名扬海内外,是因为有“那片雨林”;各民族的繁衍生息,也因有绿色的庇护。可以说,西双版纳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无不依赖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出一条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绿色崛起之路,西双版纳在面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中定下发展基调。

调和好保护与发展、眼前与长远的矛盾并非易事。西双版纳曾有过毁林开垦、毁林种胶种茶,导致种植区域水源减少、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减弱、生态功能退化的教训。坚守绿色生态,考验的是党委、政府的政绩观。顾眼前,还是顾长远?要显绩,还是要潜绩?州委、州政府的选择是:以“护好一片林(热带雨林)、建好两个园(环境友好型胶园和生态茶园)、种好一棵树(珍贵用材树)、办好两个厂(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转变两方式(改变农民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为重点,将保护生态放在首位。

山多、树多、生态好,保护的难度也更大。

“站住!干什么的?”

“ 砍柴的。”

“树不能砍,认不得吗?”

“晓得。”

“那还来砍!”

“家里没柴了,总不能吃生的,总不能不制茶吧?”

偷伐者振振有词,护林员无言以对。过去,在西双版纳的大小山头,类似情景时常上演。

封山、设卡、禁伐,巡逻、守山、护林,有作用,但很难禁。一个“硬道理”是:煮饭、制茶……就要烧火,烧火就要砍柴。

为了生存,破坏生态;破坏了生态,更难发展。

解开这个“死结”,切实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现实难题,保护生态才能奏效。“州里下决心用清洁能源替代薪柴,州财政拿出资金推广以气代柴、以电代柴。”州林业局副局长赵燕说。今年以来,仅制茶农户、制茶企业使用的液化气就达3300多吨,折算成薪柴达6.69万吨,相当于2.9万亩薪炭林免遭砍伐。

用法制、制度的利剑保护生态成果。针对保护制度不完善、法治建设不足等问题,推进规划和法制建设。利用民族自治州立法优势,把“建设生态州”列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自治条例》;制定森林资源保护、澜沧江保护、自然保护区管理、野生动物保护等20多部保护生态的条例、法规、规章;出台打击毁林开垦、停止集体林地和有林轮歇地开发流转、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政策;推动形成全州主体功能区管控机制,获得国家批准的《西双版纳州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方案》,将全州绝大部分区域列为限制开发区中的国家级重点功能区,各类自然保护区被列为禁止开发区。由此,守住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区域底线,严守生态环境安全红线,打击毁林开垦,蚕食热带雨林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更有力量。

创新落实保护机制。在全省率先建立森林目标管理责任制;在全国开创性建立野生动物公众责任保险;明确GDP不再作为县域经济发展考核指标,同时,生态环境保护在全州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指示体系中的权重达21.5%,对重大环境责任实行“一票否决”,保护生态环境从“软指标”变成了“硬任务”。

持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水土流失治理等重大生态工程;实施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新建布龙、路南山、关累、罗梭江等一批国家、州、县、乡、村级森林、鱼类资源保护区和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全州新建保护区150多万亩。

开展生态胶园、生态茶园、珍贵用材林基地建设等生态修复与产业共进的重大工程。采取“头上戴帽、腰间系带、足底穿鞋”“周边围林、胶下植灌、灌下养禽”“网格化胶林混种珍贵林木”等模式,建设生态胶园;采用果茶、药茶等间作模式及生物措施防治病虫害等,建设生态茶园。全州已建成生态胶园65.1万亩,生态茶园70万亩,种植紫檀、花梨、柚木、沉香等珍贵林木90多万亩。

青山正变金山银山

“如果农民饿着肚子,‘保护生态环境’喊得山响,也难以奏效。发展经济,让老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是守住绿水青山的前提。”州委、州政府的意见高度统一。

摒弃“牺牲环境换取增长”,探索“保护环境优化增长”,西双版纳立足生态优势,发展生态经济,走一条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的绿色崛起之路,实现“不砍树也能致富”。

“瘪着腰包”护不住绿水青山。

气候优势得天独厚,西双版纳发展绿色产业可搞的东西很多。看眼前,想长远,选择发展珍贵用材林,全州上下说干就干,出台鼓励扶持措施,举办栽培技术培训班,如今,胶林旁、茶园里、田间地头、房前屋后,紫檀、花梨、柚木、沉香等珍贵林木茁壮成长。虽说现在的党委、政府沾不到林农致富的“政绩”,但“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让州委、州政府迎难而上,以深化改革破解发展中的难题。

珍贵林木成材时间长,群众说:“这‘绿色银行’好是好,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取’得着,谁等得?”群众的担忧,就是改革创新的方向。州里出台政策,“林权证”从以亩为单位办到户,变为能以棵为单位办证,老百姓哪怕只是栽了一棵树,也能办到“林权证”。有了证,老百姓可以用林权来抵押贷款,急等用钱的还可以上林权交易平台交易,这样几十年才开一次“门”的“绿色银行”可以随用随“取”。这一改革,调动了群众发展珍贵用材林的积极性,短短几年,全州已种植珍贵用材林90多万亩,建成中国最大的珍贵用材林基地。

向生态要发展、要效益,最直接的一条路就是发展生态高效产业。走“坝区粮胶蔗菜渔”“山区茶果咖啡畜”的发展之路,全州橡胶、茶叶、蔗糖、咖啡、石斛、珍贵林木、火龙果、印奇果、澳洲坚果等热带特色产业带迅速壮大,林药、林菌、林花、林果、林菜等林下经济如雨后春笋,全州特色经济林果的种植面积已达660多万亩,产值69亿元;小耳朵猪、茶花鸡、竹鼠、豪猪等特色养殖,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

走进勐腊县勐腊镇曼纳伞村委会南亮村小组农民熊润华的竹鼠养殖场,胖嘟嘟的红颊竹鼠正在换毛。 熊润华说,“成年竹鼠专供广东客商,180元1公斤,靠这‘小东西’,我盖起了两幢新房子。现在,我们成立了合作社,已经带动周边134户农民养起了竹鼠,户均年收入可达2万多元。”

绿色发展,不仅要在种养上下功夫,更要在加工上增效益。着力推动橡胶、普洱茶、傣药南药、绿特食品等精深加工,西双版纳“靠山吃山”的“吃法”正在升级。一批乳胶制品、橡胶籽、橡胶木精深加工、坚果深加工等加工项目落地开花。西双版纳华坤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打开”了橡胶树综合利用的产业链,曾经烂在胶园里的橡胶籽被加工成了高级植物油、绿色饲料、高档有机肥;用橡胶树锯末、橡胶籽壳等为原料生产出的木塑型材已广泛应用于民居建设中。目前,华坤公司已在西双版纳建成了年加工橡胶籽20000吨,生产3500吨高品质橡胶籽油及10000吨橡胶籽油饼的生产线和年产木塑型材10000吨的生产线。去年上半年,华坤生物、印奇生物等107家生物产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05亿元。

久久为功,发展生态经济,让“叶子”变成“票子”,西双版纳全力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发展大旅游、大养生、大文化…… 培育绿色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目标渐行渐近。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