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心、红薯、莴笋、香芋……当天下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田地里采摘的蔬菜瓜果,经过统一包装和运输,第二天一早就能出现在粤港澳地区人们的餐桌上。在素有“百年菜乡”之称的贺州市,农业产业蓬勃发展,蔬菜常年种植面积超过100万亩,年产蔬菜170余万吨,其中约120万吨销往粤港澳大湾区。
“贺州蔬菜品种丰富,有八步区和平桂区的莲藕、节瓜、苦瓜,钟山县的英家大头菜、香葱、马蹄,富川瑶族自治县的大白菜、芥菜、莴笋,昭平县的叶菜类等等,大部分都销往粤港澳,是名副其实的‘菜篮子’。这不仅得益于区位优势,还因为我们的蔬菜品质有保障。”贺州市农业局农技蔬菜站站长胥宇建介绍,近年来,贺州坚持走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市场化之路,建成了一批特色农业优势产业,拥有“无公害、绿色和有机”认证农产品131个和富硒农产品品牌13个,认证企业达66家,面积26万亩,其中供粤港澳蔬菜成为全市农业产业化一大亮点。“贺州是全国唯一实现国家级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全覆盖的市,农产品质量检测合格率高于97%。出产的蔬菜等农产品畅销日本、欧美等质量安全要求严格的国家和地区。”
在正丰现代农业公司产品检测室,实验人员正将一颗颗大米挑拣分类存放,并通过实验器材检测大米富硒量等指标。公司副总经理黄鸣介绍,依托“供港蔬菜直通车”项目,公司每天销往粤港澳大湾区的蔬菜约2万斤,高峰期每天达4万余斤。“通过建立农产品溯源体系,公司以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农产品从源头到消费者的智慧生产和供给,建立了可视化、可追溯、平台化的现代农业服务模式。从源头上保证农产品的天然绿色品质,同时采用产品认证和溯源系统,确保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黄鸣说。
为了提升供粤港澳蔬菜的品质和效率,公司还与香港标准及检定中心合作共建广西大健康产业检验检测认证中心项目,中心建成后,相关检测结果将在粤港澳地区实现互认,并辐射梧州、玉林、桂林等周边地区。
农产品品质的提升和保障,也为公司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去年12月,在广州举办的广西贺州名特优农产品交易会上,公司成功与大湾区客商签订购销合同达9亿多元。今年的第14届广西名特优农产品(广州)交易会上,公司又成功与香港高盛公司现场签订1亿元果蔬购销合同。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不仅丰富了粤港澳地区的“菜篮子”,也鼓起了贺州老百姓的“钱袋子”。以八步区铺门镇的罗世根为例,2011年返乡创业以来,在八步区铺门镇贫困村八俊村建立蔬菜产业基地100多亩,通过推广应用蔬菜集约化育苗、异地育苗、病虫绿色防控等栽培技术,基地年产蔬菜700多吨,产值180万元以上。“今年我们与藤县万丰粉葛专业合作社签订合同,计划新建特色粉葛种植示范基地200多亩,预计平均亩产2500公斤以上,总产量50万公斤以上,按最低回收价3.6元每公斤计算,产值将达180万元以上,利润达83.4万元以上。”罗世根说。
据悉,截至2017年12月,贺州市有证书且在有效期的供港澳蔬菜备案基地4个,面积2.23万亩。目前,全市建成了广西首个供港澳蔬菜检验检疫备案基地,启动了“供港蔬菜直通车”项目,编制了广西首个供港蔬菜的企业标准,正在争创自治区级供港蔬菜现代特色示范区。
本报记者 李承韩 朱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