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切换
新闻
多领域经济体制改革走在全国前列
2018
12/13
09:32

记者 孔垂炼

12月11日上午,“壮阔东方潮·奋进新时代”云南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9场,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题进行专场发布。省委改革办、省统计局共同介绍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巨大成绩。

省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光军以一组鲜明的对比数据描述了改革开放40年来云南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巨大变化: 1978年—2017年,全省常住人口增加了1709万人,增长了0.6倍,达4800.5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85‰。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36.2倍,年均增长10.0%。人均GDP增长150.4倍,年均增长8.7%。工业增加值增长194.6倍,年均增长10.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58.05倍,年均增长2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25.3倍,年均增长14.9%。全省财政总收入增长287.4倍,年均增长15.6%。

“这40年,是云南省综合实力大幅跃升的40年,是城乡面貌发生巨变的40年,是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40年,是社会民生显著改善的40年。” 杨光军铿锵有力地说。

经济结构发生历史性变革

据介绍,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在经济体制改革领域不断破冰前行,取得巨大成绩,多个领域改革举措走在全国前列。

“放管服”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制定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10条措施、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改善法治环境“双10条”、政府工作部门权责清单管理办法。实施“放管服”改革“六个一”行动,推出113项企业和群众到公安机关办事“最多跑一次”服务事项。省级先后取消行政审批事项509项、下放280项,精简和取消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162项。

全面推行“多证合一”,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发放企业电子营业执照,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实行外资企业商务备案与工商登记“单一窗口、单一办理”,涉企证照事项进一步整合达40项。截至今年9月末,全省实有市场主体288.38万户,企业数28.47万户,分别比改革前增长58.35%和122.94%,平均每月新登记企业近万家。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预期目标。出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意见以及若干配套文件,超额完成钢铁、煤炭等产能压减目标,全省政府债务规模总体可控,商品房库存总量处于合理区间。

出台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依法保护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等实施意见,初步建立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工作机制,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在全国率先核定输配电价、建立电力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成立全国首家省级配售电公司,市场化交易电量居全国前列,近三年累计为全省工业用户降低用电成本超过200亿元,我省成为全国居民用电价格、工业用电价格最低的省份之一。

沿边金融综合改革创新跨境金融服务,继续保持云南第二大涉外交易结算货币和第一大对东盟跨境结算货币地位,富滇银行成为全国首家设立老中银行的境外城市商业银行。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出台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造“小巨人”和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等实施意见,创新“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和“科研+种养+加工+流通”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围绕茶叶、花卉、蔬菜、水果、坚果、中药材、肉牛、咖啡等8个重点产业,持续完善主体培育和招商引资政策支持体系,高原特色农业蓬勃发展。

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确权颁证960.7万本。出台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等实施意见。我省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林权管理信息化、开展林权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省份。

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蹄疾步稳。滇中新区、勐腊(磨憨)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先后获批设立,昆明、红河综合保税区通过国家验收。成功举办南博会、旅交会。推进关检合作“三个一”、海关通关一体化、边检查验信息化等改革,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1500亿元。在全国率先设立驻外商务代表处26个,实现南亚东南亚国家全覆盖。中国(云南)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标准版和跨境物流大数据平台、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等正式上线运行,实施跨境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试点。

通过经济各领域深层次的改革发展,我省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据杨光军介绍,改革开放40年来,我省经济结构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发展质量明显提升。三次产业结构从1978年的42.7∶39.9∶17.4调整为2017年的14.3∶37.9∶47.8。其中,1987年第二产业占比超过第一产业,2013年第三产业占比超过第二产业,农业主导型的局面逐渐改变,第三产业主导地位逐渐凸显。

形成一批全国领先的改革典型

值得一提的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省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积极探索创新,持续改革发展,突出特点、彰显亮点,形成了一批在全国能叫得响、立得住的改革典型。

云南白药混合所有制改革引领云南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为打造“千亿白药”奠定坚实基础;保山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拓点扩面等得到国务院主要领导肯定。

曲靖市商事制度改革激发市场活力;玉溪市被列为国家综合医改首批示范城市;大理州全面打响以洱海保护治理为重点的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德宏州立足区位优势扩大双向开放,激活发展动力,设立驻缅商务代表处推动“走出去”;丽江市依托“一部手机游云南”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迪庆州扎实推进藏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陆良县、澄江县等地创新“先建机制,后建工程”农田水利改革经验推向全省,促进水利投资规模连创新高;禄丰县、祥云县创新县级医院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付费制度等获得国务院通报表扬。

昆明市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试点形成的“互联网+公共资源+政府有效监管”模式得到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等六部委联合发文推广。

西双版纳州立足区位优势开展涉外医疗合作,得到国家卫生健康委、老挝国家卫生部、老挝北部各省政府的高度赞扬和充分认可。

大理市“多规合一”改革提升规划建设水平,助推我省在全国率先实现省级“空间规划”和“国土规划”一个文本,得到国家住建部肯定。

此外,我省还不遗余力持续深化社会民生领域改革。先后出台安全生产领域、防灾减灾体制机制、支持社会力量发展养老服务等改革方案,持续推进住房保障、收入分配、创业就业、社会信用、社会救助、殡葬制度、食品药品安全等公共服务管理改革缺的明显实效。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