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亮摄
保山城,已经“从易乐池时代迈向青华海时代”。“迈向青华海时代”建设现代化的大城市,是保山实现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连日来,舆论的焦点是,未来,保山城这座160平方公里、甚至可以理解为240平方公里的现代化大城市,有多大?有多美?多气派?从省委、省政府对保山中心城市建设提出的“三个定位”要求和《保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里,我们有了一个清晰的轮廓。
山水田园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开放创新之城
2018年10月26日,云南省人民政府以云政复〔2018〕29号文,批复同意《保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定位保山市是“山水田园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开放创新之城”。
《总体规划》要求,保山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紧密对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坚持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示范引领,重塑城乡关系,把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有机结合,切实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要立足于面临的新环境和新机遇,充分挖掘保山作为“开放前沿”“产业高地”“田园之城”“历史名城”的核心价值,注重长远发展,注重减量集约,注重生态保护,注重产城融合,注重人居环境,注重多规合一,统筹做好保山市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逐步把保山建设成为创业宜居、文化繁荣、生态优美的,对外开放合作、对内协同创新的活力之城;要着力破解发展中面临的难题;以“开放合作、创新协同、产业引领”落实省域发展战略,以“绿色崛起、文化赋能”为发展导向,精准谋划保山在滇西城镇群中的发展定位,将保山建设成为云南省面向南亚、东南亚的战略枢纽,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滇西城市群中心城市之一,宜居宜业宜游的山水田园城市,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三个80平方公里”有机结合
根据《总体规划》,到2035年,保山中心城区要建成80平方公里城市区、80平方公里田园风光带、80平方公里工贸园区,这“三个80平方公里”将有机结合,协同发展。
“三个80平方公里”包括隆阳区兰城、九隆、永昌、河图、青华、永盛6个街道办事处和板桥、金鸡、汉庄、辛街4个乡镇行政辖区范围,以及西邑乡、杨柳乡的部分地界。规划区北至北庙村,东至东绕城—梅子沟—王海村,南至西邑乡北部,西至太保山,将形成“一城一园、双心一带”的“有机组团”。
一城:包括老城片区、青华海片区、青阳片区三大片区,板桥、小永、金鸡、汉庄、云瑞、辛街六大组团。主要承担居住、行政、文化及旅游服务等职能。
一园:保山工贸园及“园中园”。主要承担产业及产业服务职能,汇聚加工制造、科创研发、商贸物流等功能,是保山国际产业合作的平台。
双心:青华海城市综合服务中心、工贸园产业服务中心。青华海城市综合服务中心承担商业服务、商务办公、休闲娱乐等功能,打造面向区域的综合服务中心;工贸园产业服务中心汇聚科创研发、商务办公、总部基地、商业商贸等功能,打造产业综合服务中心及国际产业合作平台。
一带:依托腾冲路和工贸园东河景观带,引导城市从老城向工贸园拓展的城市发展带。
在此基础上,规划将居住空间划分为四大片区、五大组团。“四大片区”是老城片区、青华海片区、青阳片区、工贸园片区。“五大组团”是:辛街组团、板桥组团、金鸡组团、汉庄组团、云瑞组团。
至规划期末即2035年,保山市域总人口控制在480万人以内,城镇化率达到80%以上;保山城区人口控制在160万人以内,建设用地控制在160平方公里以内。
山水田园是保山大城市最大的特色和亮点
根据《总体规划》,现代化保山城围绕建设“山水田园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开放创新之城”的目标,立足现有特色,充分整合田园、山水、文化、产业几大要素,通过坝区田园保护、村庄整治及田园风光的利用,突出城、田相拥特色;通过山、城关系引导,控制建筑高度、天际线、空间视廊,突出显山露水特色;通过文化要素提炼、文化资源整合以及片区风貌引导,突出古今交融特色;通过产业要素布局和空间引导,突出开放创新特色。
现代化保山城“山水田园城市”的山水景观特色定位为:山水田园名城,滇西休闲绿都。“山水田园”将是保山大城市最大的特色和亮点。
“山水田园城市”田园风光控制范围为:北至北庙水库,东至杭瑞高速、青阳片区和工贸园区,南至杭瑞高速、天猴高速,西至太保山,总面积约75.22平方公里(包含村庄建设用地)。该范围内,严格控制村庄蔓延,保护生态底线和基本农田,突出重要景观轴线、廊道,美化聚落环境,打造特色村庄。
“山水田园城市”把山体分为环坝区山体和坝区外山体。环坝区山体将划定山体本底线、山体保护线、山脊线,重点突出山脊线;所有建筑物要控制高度,确保在主要地段都能看到山脊线;对青华湖湿地公园及其他重要水系,将划定水域保护线、绿化控制线、滨水建设控制线,从色彩、建筑高度、风貌形式、公共空间等进行控制,形成优美的天际线。
至规划期末,通过功能布局及特色塑造,将保山城建设成为显山露水、城田相拥的“山水田园城市”,建设成为传承历史、融古筑今的“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成为面向国际、服务滇西的“开放创新之城”。 (张杨军 董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