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瞰五华。五华区委宣传部供图
洗马河公园。 记者李海曦摄
城市管理骑巡。 李韬摄
美编王丽娜/制图
当前,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改革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是公众的期待,也是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为昆明传统的主城核心区,如何在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新征程中彰显五华担当?五华区始终把“放管服”改革作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举措来谋划推进,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使“放”的效果持续显现,“管”的制度更加健全,“服”的体系更加完善,改革红利不断释放,为五华区创新开放发展注入了强大动能。
这是一场刀刃向内的政府自身革命,是推动政府职能深刻转变、极大激发市场活力的战略举措。自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开展以来,五华区严格按照国务院、省、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相关部署,以简政放权、监管创新、优化服务为审改工作抓手,分别从推行完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强化落实事中事后监管制度、精简审批事项规范审批流程等方面着手,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持续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不断优化政务环境、方便群众办事、释放市场活力,确保全区“放管服”改革向纵深推进。
以简政放权放出活力和动力
开展综合窗口标准化建设,全区18个部门127个审批服务事项进驻区政务服务中心由综合窗口统一受理、统一发证,同时提供“自助服务窗口”,初步实现“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陆续公布两批179项“零上门”和“最多跑一次”事项;对140个行政许可事项中的113项的审批要件和办理事项进行精简和压缩,精简压缩比达80.7%,其中要件精简168项、办理时限累计压缩463天;推进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推行“多证合一”“一照一证”;推行企业简易注销改革……
善政必简。“简”的成效如何?数据是最直观的体现。近年来,五华区坚持“简”字当头,围绕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加大放权力度,对涉及投资报建、市场准入、生产经营、创新就业、人员流动等领域的行政许可事项进行梳理,围绕如何降低门槛、放松管制等进行研究,及时更新、调整区级政府部门行政许可、其他行政职权及内部审批等行政职权事项目录,清理取消非行政许可事项5项、行政许可事项9项、行政奖励事项1项、行政裁决事项1项、其他行政职权8项;承接省、市级下放事项37项,调整职权类别18项;调整职权名称54项。
“放”要如何放得彻底?简政放权关键在简,核心在放,目的在方便企业和基层办事。目前,五华区涉及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共有20项,其中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7项:不动产登记费、城市道路占用费、城市道路挖掘修复费、水资源费、水土保持补偿费、排污费和诉讼费。同时,五华区对涉企协会收费进行了全面清理规范,逐步完善了建立涉企保证金目录清单制度。此外,还梳理出了参保信息变更登记、参保单位工伤保险费率核定、出具社会保险信息证明和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验收备案4项“最多跑一次”基本公共服务事项。
政务服务水平,最能体现一个城市的“软环境”的好坏。近年来,五华区以向社会提供规范透明、优质高效的全方位的政务服务理念为宗旨,积极探索网上服务与实体大厅服务、线上服务与线下服务相结合的一体化政务服务新模式,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网络技术,积极推进 “一号申请、一窗受理、内部流转、一网通办”工作目标,通过资源整合、流程重组优化和数据共享,建立“一站式”的政务服务体系。
今年,五华区制定了《五华区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投资服务”工作》工作方案,采取分类推进的方式开展综合窗口标准化建设。把原来的18个部门的20个窗口、31名工作人员,整合为8个综合服务窗口、2个综合出证窗口、4个自助窗口,纳入18个部门的127个事项由综合窗口统一受理、统一发证,同时提供“自助服务窗口”,运用互联网引导申报服务,通过“综合窗口受理”及“互联网引导申报”的模式来提高办事效率,减少市民、企业来回跑腿次数,提升办事体验感,最终实现群众“最多跑一次”的政务服务改革工作目标。综合窗口自成立以来共受理8302件,办结7506件。
以新政务服务中心信息建设为契机,五华区积极推进人社、民政、市场监管三个部门的事项纳入综合服务窗口统一管理,从而充分发挥区政务服务中心的集聚效应和信息化资源功能,进一步提升了“标准、协同、主动、便捷”的政务服务。中心推行的为办事群众代写公司章程和办理环保备案等便民措施,最大限度地方便了企业和群众。
“本来已经做好了多跑几趟、等个十天半月的思想准备,没想到10多分钟填完表格,几天时间就领到了证照。”在五华区政务服务中心,拿到营业执照的某企业负责人王斌说,几年前办理企业注册登记时,跑完工商跑质监、跑完质监跑税务,表格一次一次填,和如今的便捷高效反差相当大。
以创新监管管出公平和秩序
加强监管是推进“放管服”的关键环节,科学有效地“管”可以促进更大力度地“放”,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法制化便利化营商环境。打好“放管服”攻坚战,五华区着重增强统筹谋划和顶层设计能力,当好市场秩序的“裁判员”和“守护员”,真正把监管落到实处。
五华区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改革,狠抓政策配套和督促落实,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以向社会公布《五华区区级政府部门随机抽查事项清单》的方式列明,严格履行法定职责,落实监管责任,严格限制自由裁量权,确保五华区190项执法抽查事项监管的科学性和公平性,推进随机抽查制度化、规范化。
以商事制度改革为主线,五华区强调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服务企业发展,积极推进工商登记便利化进程和市场监管模式创新,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通过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简化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手续、清理行政审批事项等,进一步精简审批项目,简化审批方式。推进“先照后证”“多证合一、一照一码”“3550”改革,推进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
今年以来,五华区对外公布的116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进驻五华区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公布第二批111项“最多跑一次”事项,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利企便民。同时,积极推行企业简易注销改革,本着“唤醒一批、规范一批、吊销一批”的原则,对长期停业未经营的686户企业完成了吊销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对308户企业办理了简易注销。
为加强信用监管,五华区成立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出台相关方案,统筹推进全区社会信用体系制度建设。结合区政府网站改版契机,增设了“双公示专栏”一级目录,引导、督促各区级相关部门将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其他信用信息在网站进行公示,同时在“信用昆明”“昆明市市场主体信用信息服务监管平台”等网站同步进行公示。
今年以来,五华区企业年报率达90.11%,上半年推送“双告知”数据4181条,新注册市场主体信息661条,多证合一信息共享6392条。截至6月底,五华区共有9632户市场主体因被列入异常名录而申请移出,强化了信用约束和失信联合惩戒。
“简政不是减责,放权不能放任。”一方面,五华区强调监管不能缺位,把该管的事切实管住管好,让市场主体在自主决策的同时,健康有序发展。另一方面,五华区也从强化监管重点着手,把着力点转到加强公共服务、营造公平市场环境等方面,最终实现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政府管理。
近年来,五华区在全市率先开展微小不文明行为整治,以“分色管理”加强对电动车、共享单车的监管,以“红黑榜”精细化监管建筑工地扬尘防治,集中开展校外培训机构重点区域集中整治等工作,均在各自领域取得了明显成效。
以优化服务服出便利和品质
“放管服”的核心在于转变政府职能,五华区以“精简、统一、便民、高效”为基本原则,强化落实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工作制度,依托“一网、二厅、三单”,发挥审改牵头作用,调动引导区级相关责任部门形成合力,让审批事项“瘦身”、要件“清理”、流程“优化”、效率“提速”。
“服”,就要服务出力度和质效。
今年,五华区进一步完善了“区级领导—职能部门—街道办事处”三级服务体系,加强对挂钩联系重点企业的联系服务工作,对企业反映的问题和意见建议进行了具体落实和情况反馈。积极兑现拨付稳增长扶持资金,搭建融资平台,破解企业资金瓶颈。
在项目招商引资方面,五华区积极推动工作机制健全完善,着力提升项目包装和储备工作,力争让外来投资企业在五华区得到“满意加惊喜”的“金钥匙”服务体验,帮助企业在项目落地过程中减少环节、提高效率,有力推动了五华区外向型经济发展。
近年来,北京华联、新加坡大华银行、普华永道昆明分所、费森尤斯、远望健康产业基金、黄金交易所等一批世界500强和有影响力的国际国内公司相继在五华区落地开业。王家桥片区705所昆明分部、阜外医院、中铁、绿地等项目建成并投入运营,西城时代商业综合体火热开业,新城控股吾悦广场开业在即,首创奥特莱斯、鑫韩广场项目等建设顺利推进,宜家家居即将开工,后续地块出让紧锣密鼓,主城西北部产业新城正在崛起。西翥片区科化足球、林奇集团花卉种植项目、华茂燃气LNG应急调峰储备站建设顺利推进,首个产业项目云花谷即将开业,春湖国际一期即将供地,菜鸟物流即将落地,西翥桃园国际健康养生城项目签约落地并启动前期土地整理,西翥片区近千亿元的项目投资序幕正在开启。
“服”,更要服务出品质和温暖。
经过多年修整,今年5月,作为现代新昆明城市品格代表作品的昆明老街保护建设项目也正式完工开街。这个当前昆明仅存面积最大、文物建筑较多、传统街巷完整、传统商业和民居建筑较多的老街区,不仅承载着城市的历史印记与信息代码,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也成为放大五华区文化内涵的一个文化图腾。
近两年,翠湖历史文化片区的改造提升如火如荼,硬件设施愈发完善。同时,五华区也统筹护国、大观、华山、龙翔4个街道辖区范围内党组织,启动“翠湖党建示范圈”建设,打造城市基层党建高地,增进群众福祉、引领基层治理、推动城市发展,让软环境也及时跟上。
翠湖周边群众自演节目占道扰民怎么人性化处理?华山街道党工委通过建立兼合式党支部,查找流动党员,指导建立协商议事章程及量化管理办法等,搭建起文艺节目进讲武堂、进社区、进敬老院等公演平台,推进民间文化团体整治规范,实现了规范演出行为与繁荣居民文化生活的“双赢”。
在潘家湾片区,流动摊贩占道经营屡禁不止。面对难题,龙翔街道并没有“一刀切”处理,而是采用“以堵促疏、以疏解堵、疏堵结合”的方式,对片区占道经营人员提供免费技能培训,引导流动摊贩转岗再就业,让他们拥有“更体面的工作和更高的收入”。这不仅为老旧小区低端业态向高端业态升级提供了可借鉴的办法,也最大限度地化解了矛盾,维护了良好的城市形象。
暖心举措和服务还远不止这些。今年5月,五华区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生物特征识别采集工作,力争两年内实现参保人员信息采集全覆盖。同时,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员、边远山区、老弱病残等特殊参保人开展上门采集服务,让他们就医购药都不再依赖医保卡。在西翥的田间地头,五华法院巡回法庭开展上门服务,送达法律文书,及时组织调解,依法开庭审案,有效化解了农村群众的矛盾纠纷……
“放管服”改革带来一系列综合效应,激发了五华区的市场活力、释放了内需潜力,让人民群众办事创业越来越便利,更有效提升了城市管理水平,让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更踏实,为五华区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高品质核心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记者王恩国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