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昆明2月1日电 题:“活起来、轻起来、绿起来”——云南经济在加快发展中谋转型
新华社记者吉哲鹏、姚兵
紧盯跨越式发展目标,位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交汇支点的云南,2017年以简政放权和改革创新力促转型,让经济“活起来、轻起来、绿起来”。
在2018年云南省两会上,云南交出成绩单:2017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3%、9.3%。云南省提出今年要打好“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这“三张牌”。
“活起来”,简政放权添动力
“营改增前,我们是没名号的‘游击队’。营改增后,施工队注册成立公司,去年累计收入近6亿元。”昆明福坤劳务分包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赖小红说。
云南省国税局统计显示,2016年5月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至去年底,全省营改增行业受理像赖小红一样的新办纳税人1.8万多户,直接新增登记就业人员6.8万多人。
云南省发改委主任杨洪波介绍,2017年云南出台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10条措施,取消省级部门行政许可事项101项、中介服务事项25项。
地处中缅边境的云南瑞丽将分散在市场监管、发改、住建等11个部门的94项审批事项集中划转,实行“一颗印章管审批”,已基本实现审批效率提高60%以上、审批环节精简1/3的目标。
“亲”“清”新型政商关系释放民营经济活力。近年来云南密集出招,实施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双十条”,组织7000户民营经济代表给政府职能部门“打分”,倒逼政府提升服务水平和效率。
统计显示,2017年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速预计高于GDP增速,民间投资完成5918亿元,比上年增长10%;民营企业上缴税金677亿元,比上年增长25%左右。
“去年为企业减轻成本负担900亿元;在实体企业成本大幅下降时,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2%。”杨洪波说。
这一降一增之间,彰显云南经济发展提质增效、结构优化。
“轻起来”,卸掉包袱拼转型
近年来,云南冶金集团电价降低约0.17元/千瓦时,电解铝等用电成本年下降近40亿元,顶住了国际电解铝产能过剩、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压力,去年扭亏为盈实现利润2亿元。
这是云南全面深化改革释放的红利之一。云南省工信委介绍,2014年全面推进电力市场化交易以来,累计为实体经济降低用电成本超过214亿元,是除税费外降成本的最大贡献者。
面对长期以来经济“重的太重、轻的太轻”的结构性问题,云南省委、政府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工作主线,既化解过剩产能甩“包袱”,又为发展新产业增加新动力。
数据显示,去年全省累计压减生铁产能156万吨、粗钢产能426万吨,取缔“地条钢”产能600万吨,退出煤炭产能3876万吨,处置“僵尸企业”118户。
与此同时,虚拟经济瞄准创新发力,配合实体经济实现“轻量化”吐故纳新。“我们正探索将金融要素与生物医药大健康、现代农林等产业要素集成一体,创造‘互联网+大健康+金融’等金控生态新模式。”云南省投资控股集团董事长孙赟说。
新作为带来新动能,云南经济发展新旧动能接续愈发顺畅。8大重点产业加速推进,信息、先进装备制造、食品与消费品制造等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实现两位数增长。云南白药等国企混改、煤化工破产重组取得重大进展,烟草制品业扭转了近年来一直下滑的态势,增加值增速扭负为正。
“绿起来”,生态引领新经济
“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这“三张牌”,利于云南经济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催生新经济形态。
在昆明等滇中城市群,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起步。充沛而廉价的绿色能源是云南经济转型发展的支柱。云南水电资源可开发量居全国第三位,2017年底全省电力装机8550万千瓦,其中水电、风电、光伏等绿色电力发电量占92%。
统计显示,去年全省绿色电力发电量2718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886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2亿吨;送电省外1435亿千瓦时,100%为清洁能源,成为全国外送清洁能源第二大省份。
“绿”还有绿色食品。去年云南出口茶叶、咖啡、蔬菜、水果等高原特色农产品近6万批次,货值48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9.73%和17.09%。云南还将用工业化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突出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走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之路。
打好“健康生活目的地”这张牌,就要实施全域旅游战略建设“健康旅游目的地”。未来,游客在云南通过一部手机即可完成吃、住、行、游、购、娱等全方位智能服务。
云南省省长阮成发在《2018年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将以“一部手机游云南”为平台打造智慧旅游,让“游客旅游自由自在、政府管理服务无处不在”,推动旅游产业全面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