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纳米加热膜可被广泛运用到穿戴设备等领域。
石墨烯可谓近年来炙手可热的新材料研发领域。2016年,华为以石墨烯为基础,在锂离子电池研究领域取得突破,震动了智能手机制造业。成功企业的实践表明,新材料产业正在成为撬动“未来经济”的新支点。
“十三五”期间,云南省、昆明市均已把新材料产业列入重点产业培育范围。在昆明“188”重点产业培育计划以及《昆明市“十三五”工业发展规划》的引导下,昆明从大型国有上市公司到“双创”企业,在有色金属新材料等先进基础材料,纳米材料等前沿新材料研发生产领域,完成了一轮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储备,赢得了发展的先机。
创新 占领技术制高点
云南在有色金属领域一直占有天然的资源优势,正是由于知识产权壁垒,生产以产业链低端初级原料供给为主,附加值不高,市场交易中没有话语权,受原材料价格变动制约较大。但这种状况在“十二五”以来有了明显转变,领军企业通过自主创新打破技术垄断,在一些战略性前沿新材料领域实现了国产化、甚至是领先全球的技术,拿回了主动权。
铝,并不是云南最丰富、最有优势的资源。不过,云南结合水电资源成为西南地区较大规模的水电铝产区,并依靠多年来沉淀的生产技术向精深加工拓展产业链,已有了明显成效。
近年来,随着电器元件向小型化、轻量化的发展,铝箔成为重要的新进基础材料。传统铝箔制造采用热轧工艺,即将电解铝加工成铝锭,之后通过热轧加工为较厚的铝带,再加工成更薄的铝箔。而云南的企业采用自主研发的技术,耗能可节省一半、时间缩短2/3,这意味着能低成本、高质量、规模化生产出目前世界最薄的铝箔。
云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云南云铝浩鑫铝箔有限公司,突破了国际上只能用热轧卷生产0.005毫米以下铝箔的传统工艺路线,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解铝液铸轧生产超薄铝箔全套工艺技术体系,采用电解铝液铸轧法批量生产0.004毫米至0.005毫米的超薄铝箔,仅有头发丝的1/15。去年,该公司3.6万吨高精超薄铝箔生产线在昆明阳宗海云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本部正式投产,年产能可以从1000吨增加至3000吨。另外,该公司研发生产的0.009毫米双面光电池铝箔堪称“电池铝箔产品中的超薄铝箔”,具有成品率高、力学性能优异、导电性好等特点,进一步降低了电池铝箔产品的厚度,减小了集流体用铝箔产品的重量和体积,同时极大地提高了锂电池的使用寿命及续航能力,是对锂离子电池集流体用铝箔厚度的又一次创新和突破。云南云铝浩鑫铝箔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周勇说:“由于我们是全球极少数能够批量稳定供应超薄铝箔产品的企业。在商务谈判中,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超薄铝箔也为公司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铝箔,特别是超薄铝箔,是目前铝加工产品中附加值和利润率最高的产品,价格能够超出铝锭价格近1倍。
除了依托资源优势推动传统产业拓展产业链外,借力“双创”的东风,一批海归高端科研型人才也为昆明发展战略性前沿新材料带来了更多可能。
碳纳米材料是目前最热门的战略性新兴材料。“碳纳米纸在航天科技、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吸波材料、导热材料、力学增强材料、阻燃材料、过滤材料、生物材料等方面都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但碳纳米纸的产业化和商业化在国内相关领域仍是空白。”因此,从美国IBM T.J. Watson研究中心回到故乡云南创业的刘铸,开始了在碳纳米纸国产化方面的研究,创办了昆明纳太科技有限公司。经过3年多的研发,碳纳米纸在昆明高新区留学人员创业园2栋4楼的中试实验室里被成功制造出来,成为目前中国少数具备低成本连续生产碳纳米纸的企业。
“实际上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将传统的造纸技术与新兴的碳纳米材料相结合。”刘铸和她的团队自主研发出一套可连续生产碳纳米纸的工艺技术和生产设备,目前已进行了55项专利申请,其中包括35项发明专利,获得11项发明专利授权。
谋变 企业供给侧改革
不过,作为战略布局,前沿新材料的市场成熟度还有待进一步激化,这就给以此为核心产品的创业型企业带来极大的挑战。记者采访刘铸的当天,她还在为下一个月员工的工资发愁。“可以说一直以来都在投入。”刘铸说,2013年创办企业至今投入超过1000万元,收入仅有100万元左右。
与大多数创新创业型企业一样,缺乏持续的资金投入制约着刘铸与她的团队进一步开展研发生产。“怎么办?我们首先得解决活下去的问题。”尽管摆在面前的是随时发不出工资的困局,刘铸依然乐观地坚持着。
碳纳米纸在航天科技、新能源电池等领域的应用暂时打不开局面,刘铸和她的团队开始将目光转向更加贴近百姓日常生活的领域,进行供给侧改革。将薄薄一片像复写纸一样的碳纳米材料放进衣服里,接通电源能迅速发热——这就是依托碳纳米纸生产延伸的产品碳纳米加热膜。“碳纳米加热膜是采用碳纳米管为主要材料制成的电阻发热体,在通电情况下碳纳米管可将电能高效转化成热能并以远红外的形式向外传送,具有无电磁辐射、均匀发热、保健理疗等特点。”刘铸介绍。在国家发展大健康产业的推动下,昆明纳太科技与三亚等地一些企业取得了联系,有望合作开展理疗项目。
在企业自身通过供给侧改革谋变的同时,“十三五”期间,产业培育一系列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在昆明建设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过程中,必然会为更多有实力、有能力、有潜力的实体经济提供更多发展机遇。经过一轮自主知识产权储备和产业优胜劣汰后,厚积薄发的昆明新材料产业必将焕发出新的活力,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实现“到2020年,新材料产业总产值要达到55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4.5%”的发展目标。
记者吴洁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