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切换
新闻
彰显文化自信繁荣云南文化
2017
10/23
09:48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云南文化界引起强烈反响,大家备受鼓舞,展望未来,信心百倍。大家一致认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文化艺术事业必须立足现实,纵横古今、融贯中西,传承优秀民族文化,服务人民。艺术家应勠力同心,走综合创新之路,使之成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

展现永久魅力

82岁的著名白族诗人晓雪60多年来创作出版了诗集、评论集、散文集近30种,成果丰硕,享誉文坛。学习了党的十九大报告之后,他激动地说,习近平同志作的报告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是各族人民的指路明灯和行动纲领。“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重大论述,让他感受到了新时代、新征程、新目标的巨大感召,倍觉光荣、自豪而又责任重大,广大文艺家要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作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云南省社科院哲学所所长谢青松说,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文化遗产浩如烟海。这些宝贵文化资源不仅为国人提供了心灵的滋养、情感的慰藉、智慧的提升,还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诸多难题的重要启示。他认为,有必要立足当代中国现实,在纵横古今、融贯中西的基础上,走文化综合创新之路,实现对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真正与现代社会相适应,成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才能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舞台活力四射

云南省文化馆馆长张桂芬说,党的十八大以来,省文化馆紧紧围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创新服务基层的理念和路径,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文化志愿服务基层行文学艺术创作系列培训”,覆盖全省16个州市,实现了乡镇文化站长培训全覆盖,被文化部列为“全国基层文化站长培训优秀典型范例”。省文化馆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创新工作方式,重心下移,打通文化扶贫“最后一公里”,以培养基层村级文化队伍为重点,为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出最大努力。

5年来,省文化厅组织的“文化大篷车·千乡万里行”惠民演出活动在云岭大地开花结果,演出队伍不断壮大,演出场次增加到现在的每年1万余场。省文化厅“文化大篷车·千乡万里行”演出总秘书长杜红川介绍,省文化厅对下一步工作做了安排部署,决定在惠民演出中增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文艺节目,扩大惠民演出范围,创作一批表现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发展的现实题材剧目。

云南中威民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邵筱萍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实在是说到我们的心坎上去了。我们要沉下心来,脚踏实地策划、创作、推出一批新作品,让百姓的舞台和剧场活力四射,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坚持创作导向

我省作家唐似亮创作的图书《大道健行》还原了优秀共产党员杨善洲的形象,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他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这是不可改变的文艺大方向,广大文艺工作者必须孜孜不倦地深入生活、汲取时代生活养分,尽力讲好中国故事,才能写出无愧于时代的作品。

云南省滇剧院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陈亚萍激动地告诉记者,党的十九大报告催人奋进,用相当大的篇幅阐述了文化发展,为艺术工作者指明了方向。近几年来,她深切地感受到党和国家对艺术工作的重视和对艺术家的尊重,创作环境越加宽松,她将倍加珍惜大好环境,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滇剧艺术发展作更多贡献。下个月,她将带着和著名导演周龙合作的首部实验小剧场滇剧《粉·待》赴香港参加“庆祝香港回归二十周年庆典——2017非遗系列文化巡演”。

推动产业发展

5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支持下,有着古老历史文化内涵的彝族刺绣焕发出新的生机,在楚雄彝族自治州,各种彝绣合作社和协会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340多户企业吸纳了近3万名绣娘就业,实现产值超过1亿元。楚雄彝家公社民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金永淑说,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进一步坚定了她的自信,她将带领姐妹们努力创新彝绣产品的生产经营方式,从创意设计、传播推广、市场定位等方面下大力气,不断完善产业链,做大做强彝绣产业。

云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长张化忠介绍,我省现有工艺美术团体和个人会员1400余个,涵盖了21个门类,覆盖全省96%以上的县市区。张化忠说,工艺美术事业一定要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制定出一套包括职业技能、职业道德等内容为主的培训纲要并认真抓好落实;研究制定一套打造“名人、名品、名企”行动计划;面向世界市场,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文化企业和文化名人、民族民间技艺传承人出省和走出国门,在继承中华民族文化精髓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创新。

云南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李炎说,听了党的十九大报告后,对云南文化产业发展充满信心。他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但需要正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状,要积极对接国家重大工程,发挥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鼓励中心城市和国有文化产业集团、文化部门和地方政府,积极争取国家文化产业重大工程和项目的支持;依托丰富文化资源,发挥国内外两大市场在产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拓展文化产业发展空间,走差异化互补的发展道路,开发具有云南特色的文化产品,构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金融、产权、商业、营销、品牌、展示的多元服务体系;积极培育新兴文化产业业态,提升民族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的文化科技附加值、创意附加值;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构建现代国有文化企业运营机制,培育具有竞争力和引领性的文化产业集团、文化企业;强化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积极培育城乡文化消费市场,发挥资本和国有文化企业的引领作用,依托不同区域的市场、文化资源和区域特色产业,促进文化产业的区域均衡发展。

统筹 李成生

记者 李开义 李悦春

王宁 刘晓 郑千山

本版图片均为本报记者 摄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