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实施纲要(2017—2030)》印发
加快把昆明建设成为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
本报讯 首席记者贾献培报道
昨日,市委、市政府印发《昆明市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实施纲要(2017—2030)》(下称《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着力打造区域性国际综合枢纽,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经济贸易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金融服务中心、人文交流中心,全面提升“世界春城花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健康之城”三大城市品牌,加快把昆明建设成为立足西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
《实施纲要》由形势背景、总体要求、打造区域性国际综合枢纽、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全面提升“三大品牌”、保障措施六部分组成。
《实施纲要》明确,“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这一目标的确立,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实践,是对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的积极响应,是推动昆明跨越发展的现实需要和战略选择。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有利于昆明推动城市功能完善、布局优化、产业提升和品牌增值,把昆明建设成为个性鲜明、底蕴深厚、品质卓越、令人向往的宜居宜业魅力家园;有利于昆明深化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合作交流,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增强吸引力和竞争力,为加快发展汇聚更为丰富的资源,赢得更为广阔的空间。全市上下必须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敢于担当、主动作为,把昆明发展置于全省、全国及国际化的格局中来思考和谋划,切实找准昆明在国家开放和区域发展中的定位,更大力度、更宽领域、更高层次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更好地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在全省、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更加重要的贡献。
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
《实施纲要》提出,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及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第十次党代会、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的安排部署,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等战略,围绕“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合作重点,着力打造区域性国际综合枢纽,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经济贸易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金融服务中心、人文交流中心,全面提升“世界春城花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健康之城”三大城市品牌,加快把昆明建设成为立足西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
《实施纲要》明确了各阶段发展目标。第一阶段:2017年到2020年,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奠定坚实基础。第二阶段:2021年到2025年,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特征初步显现。第三阶段:2026年到2030年,基本建成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昆明将成为产业发达的经济繁荣之城,创新创造的活力绽放之城,开放包容的现代大气之城,兼容并蓄的人文魅力之城,和谐宜居的绿色健康之城。
打造区域性国际综合枢纽
加快建设交通、能源、物流、信息通道,完善密集便捷的公路网,构筑功能高效的铁路网,打造开放发达的航空网,着力构建综合交通枢纽体系,把昆明建设成为国内衔接顺畅、国际互联互通、节点功能完善的区域性国际综合枢纽,不断夯实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硬件基础。
打造互联互通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打造航空枢纽,构建铁路枢纽,完善公路网络,建设航运设施,发展城市交通。打造安全可靠的区域性国际能源枢纽,建设油气保障基地,建设电力保障基地。打造便捷通畅的区域性国际物流枢纽,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国际物流发展。打造功能完备的区域性国际通信枢纽,强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信息产业发展。打造智能高效的区域性国际智慧城市,提升政务服务智慧化水平、城市治理智慧化水平、公共服务智慧化水平。
加快建设“四个中心”
充分发挥昆明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环境优势,加快建设立足西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经济贸易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金融服务中心、人文交流中心,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格局。其中,经济贸易中心是基础,科技创新中心是动力,金融服务中心是重要抓手,人文交流中心是主要载体。通过打造“四个中心”,有力支撑和引领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全面提升昆明的辐射带动力和国际竞争力。
建设区域性国际经济贸易中心。抓住新一轮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机遇,着力发展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把昆明建设成为综合实力强、产业能级高、营商环境优、集聚辐射能力突出的区域性国际经济贸易中心。
建设区域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牢牢把握科技进步方向和产业变革趋势,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深入推进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国家“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建设,加快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创新型城市创建步伐,把昆明建设成为科技创新资源充分聚集、科技创新型产业快速发展的区域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建设区域性国际金融服务中心。扩大金融对内对外开放,提升金融服务层级和水平,构建多元化的金融组织体系、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多功能的金融服务体系,把昆明建设成为国际性金融机构聚集、设施完善、功能完备、环境优良的区域性国际金融服务中心。
建设区域性国际人文交流中心。全方位推进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在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教育、卫生、体育、旅游、文化产业、智库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加强民间人文交流,提升城市文化品质和文明程度,将昆明建设成为文化交流活跃、文化贸易繁荣、文化合作密切的区域性国际人文交流中心。
全面提升“三大品牌”
深度挖掘昆明滨水、历史、气候、文化等独特要素,把资源禀赋、民族传统、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提升“世界春城花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健康之城”三大城市品牌,充分彰显昆明的特色与个性,建设区域性国际和谐宜居城市,有效提升昆明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
全面提升“世界春城花都”的城市美誉度。充分发挥昆明独特的气候资源优势和高原湖滨生态优势,对标世界著名花园城市,提升园艺景观,壮大花卉产业,打响花卉品牌,优化人居环境,着力打造蓝天永驻、碧水长流、绿润昆明、花香满城的世界春城花都,努力把昆明建设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示范城市、“美丽中国”典范城市。
全面提升“历史文化名城”的品牌吸引力。坚持传承与创新并重,保护与发展协调,深入挖掘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底蕴,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培育城市文化气质,着力打造保护利用水平较高、历史文化格局完整、个性特色鲜明的国际知名历史文化名城。
全面提升“中国健康之城”的国际影响力。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打造“一核两极三网五走廊”大健康总体空间布局,积极构建“3456”大健康生态圈,全力发展健康产业,积极推进中国昆明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建设,加快创建国家健康城市步伐,以大健康引领带动全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着力打造健康产业发达、健康文化鲜明、健康服务完善、健康品牌靓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健康之城”。
“八个着力”推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实施纲要》要求,要着力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实施纲要》,分年度制定行动计划,落实年度任务、进度安排、责任分工、保障机制和政策措施,推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着力加快改革推动,着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激发加快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的活力动力。要着力突出开放引领,以扩大开放增添发展新动力、增创国际竞争新优势。要着力夯实项目支撑,做到基础设施项目适度超前、产业发展项目确保重点、公共服务项目优化布局、民生保障项目资金到位。要着力强化政策支持,围绕《实施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和举措,加强产业、财税、投资、经贸、创新、金融、人才等政策的统筹协调,形成政策合力,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出台事关昆明长远发展的政策措施,为昆明加快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持。要着力创新人才服务,多渠道、多层次培养和引进人才,打造一支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相适应的干部队伍。要着力营造良好氛围,深入开展舆论宣传,加强对外舆论引导,提高全民参与度,使政府、社会、市民同心同向行动,形成群策群力、共建共享的生动局面。要着力开展监测评价,建立《实施纲要》实施动态监测、定期评估和及时维护制度,探索开展第三方评估,实现对《实施纲要》的动态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