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同世界203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开通了61条国际航线,昆明综合保税区及两个保税物流中心(B型)先后通过国家验收……党的十八大以来,昆明努力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推动外贸结构升级,提升外资使用效益,深化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使昆明开放型经济崭露头角。
推进两项“国家级”平台申报
近年来,昆明市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以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核心区为目标,以开放转型为主攻方向,依托优势产业,加快外贸转型升级步伐。特别是在新一轮沿边内陆开放政策的指引下,昆明积极打造支撑对外开放的新平台,加速推进昆明综保区和昆明高新、腾俊保税物流中心(B型)“一区两中心”外向型项目建设速度,并于今年先后通过国家验收。此举将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稳定对外贸易发展和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昆明深化对外开放的加速器。
值得期待的是,目前,昆明正配合云南省积极申报中国(云南) 自由贸易区、中国(云南)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制定出台《促进外贸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深入开展外贸“三证合一”改革工作,积极支持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发展,努力争创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着力推动昆明外贸结构升级。
从实际情况看,近年来昆明市对外贸易实现货物贸易由 “大进大出” 向 “优进优出” 转变,一般贸易进出口占比逐年扩大,服务贸易成为新的增长点。5年来,昆明同世界203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昆明地区全年实现进出口66.81亿美元,在西部省会城市中位于成都、西安之后,居第三位。
进一步开放外商投资领域
近年来,昆明积极引导外资产业投向,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利用外资质量效益不断提升。仅2016年,昆明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70户,合同利用外资19亿美元,同比增长152.98%;实际利用外资7.4亿美元,同比增长54.71%,占全省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89%。服务贸易领域利用外资势头强劲,第三产业吸收合同外资14亿美元,占73%;70户新设外商投资企业中,61户从事第三产业,主要集中在服务领域,利用外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同时,昆明进一步开放外商投资领域,鼓励外资进入文化、教育、医疗等社会服务领域,以及城镇供排水、供气和资源利用、资源综合利用、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等公共事业领域。
2016年10月以来,昆明率先在全省推行外商投资普遍备案、有限核准的管理制度,投资便利化程度明显提升,外商直接投资逐步从传统领域向新型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公共设施、高原特色农业等优势产业发展。
昆明在大力“请进来”的同时,积极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拓展国际经济合作空间。据市商务局介绍,依托对外经济走廊通道,昆明积极推进对外经贸合作和产能合作。其中,云天化联合商务有限公司在美国、越南、阿联酋、新加坡、缅甸等国家成立了子公司,云南云内动力集团有限公司在老挝、缅甸、柬埔寨设立了驻外办事处。
统计显示,过去5年,昆明市对外投资和开展经济技术合作的国家和地区达到25个。其中,2016年昆明对外投资项目45项,协议投资总额4.2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方面,新签工程承包1项,合同金额158万美元,完成营业额24601.49万美元;外派劳务输出2150人次,同比上升22.64%。
对51个国家入境人员72小时过境免签
把高原春城由中国的“末梢”变“前沿”,一直是昆明致力的方向。因此,除全面发力“五网”建设外,昆明还着眼于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积极推进西南开放门户建设,开行中欧班列(昆蓉欧)以及中越国际班列(昆明—河口—河内—海防),成为中国西行南向通道的唯一国际班列。
经过一年多的开拓发展,昆明国际班列运营逐渐由中欧班列,向中亚班列、中越班列等多路径、多渠道、多方式快速发展。同时,货运实现了往返平衡发展,降低了返程空载率。据全面负责云南省国际班列的云南洲际国际班列物流有限责任公司介绍,仅今年上半年,该公司累计组织的班列到发货柜数量达324个,较2016年的85个到发运量增长了381%。其中,中欧班列(昆蓉欧)到发柜数量112个,较去年的56个增长200%,货值3342万元;中亚铁海联运国际货运班列发送货柜数量212个,较去年的29个增长731%,货值2466万元。
除国际班列取得了积极进展外,昆明长水机场口岸还开通了61条国际航线、地区航线7条,对全球51个国家入境人员实现72小时过境免签。可以说,这一系列举措,进一步深化了昆明区域合作,扩大了对外开放空间,推进了昆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
记者廖兴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