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商洽会上,大健康产业无疑成为最闪亮的一颗新星。大批参展商和国内外投资商纷纷看好云南大健康产业发展前景,或携项目、资金而来,或积极建言献策,欲在“健康云南”新蓝海占得先机。
大健康产业前景可期
第12届中国—南亚商务论坛大健康分论坛上,来自印度、孟加拉国与中国的行业专家、企业家、行业协会代表们展开积极讨论,为大健康产业的国际合作与创新升级发展献智献言。
“随着‘健康中国’的推进,大健康产业关注度、资本关注度、政策关注度已经非常高,云南省具有发展大健康产业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开放优势。”大健康分论坛主办方中关村杰出新三板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尹科表示,通过国际经验与智慧成果交流,将进一步推动云南省大健康行业的传统观念转变,促进本土企业发挥创新驱动力和在地优势,共同探索一条具有云南特色、面向国际的大健康产业创新发展之路。
云南鸿翔一心堂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阮鸿献指出,创新发展国际化医药大健康产业,既要重视国际化合作,更要回归本源,始终明确“根”在哪里,不断努力强化企业在本国市场的优势,才能在对等的资源互补过程中取得更大的互换价值。
继省政府将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列为八大重点推进产业后,2017年国家批准在昆明建设“国家植物博物馆”和“中国昆明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多重利好政策支持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发展。省统计局资料显示,2016年云南省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约2090亿元,增加值766亿元,同比增长13.4%,占全省GDP的比重达5.15%,首次发展成为我省支柱产业。中药(民族药)、生物技术药发展迅速,全省已基本形成以天然药物(中药民族药)为重点的中药材种植加工、生物医药及保健品研发生产、医疗健康服务、商贸流通等构成的产业体系。国家已批准在昆明建设国家植物博物馆,设立中国昆明大健康产业示范区。
与此同时,昆明也提出基于大生态,依托大数据、大旅游、大文创、大服务,将大健康打造成昆明市旗帜产业的发展思路,抓住优势,因势利导,立足气候和生态优势,聚焦发展特色候鸟式养生业态,构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大健康高地。
大健康产业的前景,从本次商洽会的签约成果中也可见端倪,涉及生物医药和大健康签约项目21个,签约金额337亿元,占签约总额的7.9%。
生物医药新星升起
本届商洽会首次设立“大健康与海洋生物制药馆”,33家生物医药单位、33家双创企业参展,吸引了大量访客。
“我们是受云南省政府邀请第一次参加商洽会,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寻找到更多合作机会。”中国海洋大学的特装展区位于展馆最显眼的位置,展示了50项海洋生物制药、生物资源精深加工、水产养殖等适合在云南转化推广、与南亚东南亚国家进行合作的科技成果。据该校相关人员介绍,虽然云南不是沿海省份,但与之相邻的泰国、缅甸、越南等国海洋资源极为丰富,合作发展海洋产业潜力巨大,此次参展,希望携手云南共建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事实上,中国海洋大学早在去年就已与云南企业开展了实质性合作,与大理金明动物药业有限公司签订了“大理金明药业院士工作站”协议,深化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着力推动云南大健康产业技术进步。
本次参加商洽会的各类医学院校也是一大亮点。在云南中医学院展区,极具特色的黄金万红膏等50余种好用不贵的院内制剂、中医中药治疗和萌萌哒的“中医机器人”四诊仪吸引眼球。
“当前,中医药正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发展时机。”云南中医学院院长熊磊介绍,面对新机遇,云南中医学院主动融入和服务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提出中医和中药结合、继承和创新结合、传统和现代结合、开放和包容结合、科技和民生结合的“五大理念”,针对云南过去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方面存在散、小、弱等情况,聚焦民族医药、滇南医药、南药三大科研集群及三七、天麻、重楼等云南道地药材和大宗品种开展研究,力求使大品种形成大市场、大产业、大收益。
在文山苗乡三七股份有限公司的展台,不少客商驻足。“从有机三七生熟粉、有机三七花等终端产品到三七原料,苗乡三七共出展10余种有机三七终端产品。”公司董事长余育启介绍,苗乡三七产品一直以来出口日本、韩国、新加坡,随着“健康中国”的推进,公司把目光聚焦于国内市场,将打造一个以有机三七为标准的高端品牌。“我们的优势就是从种植、加工到销售实现了全产业链发展,保障产品质量每个环节的可控,形成线上线下立体式销售渠道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