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普洱市把茶产业作为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支撑,坚持“绿色、生态、有机”的产业发展路径,通过多年培育和打造,茶产业成为普洱市的支柱产业。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末,全市茶园面积164万亩,干毛茶产量10.67万吨,实现综合产值203.4亿元,面积、产值均居全省第一位。
围绕云南省实施“千亿云茶”发展战略,普洱市将用工业化理念,强化品牌、标准化、品质、大批量、影响力5要素,用好 “普洱”无形资产,擦亮“普洱茶”金字招牌。
生态茶园建设提升茶叶品质
2010年,普洱市投入3亿多元资金在全国率先实施生态茶园建设,在现有茶园中每亩套种8-10株不同品种的树木,实行“高密度留养”,建设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立体生态复合茶园,全面提升茶叶品质。
普洱市还规范农资市场管理,制定了《普洱市茶园施用农药化肥目录》,通过协会、合作社及村规民约约束茶企业和茶农严格遵守,按照“绿色、生态、有机”的标准生产茶叶,从源头上杜绝不符合标准的农药、化肥施用到茶园中。
在全面完成生态茶园改造的基础上,普洱市投入2亿元资金改造提升153户茶叶初制所,促进茶叶标准化、清洁化生产。同时,通过举办普洱茶加工和斗茶大赛,提升普洱茶加工、包装水平。
品牌打造擦亮“普洱茶”金字招牌
2016年,普洱市茶叶产品获得中国驰名商标1件、云南老字号2个、云南省著名商标34个、普洱市知名商标43个。其中,李记谷庄被评为“云南老字号”、“龙生”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成功打造了帝泊洱、祖祥、普秀、普克、柏联、迷帝、无量翠环、娜允红珍等一批品牌。
同时,有机认证发展迅速,“祖祥”、“原生”取得国际有机认证,全国知名的有机认证机构南京国环有机认证中心分中心落户普洱。
值得一提的是,为探索品牌打造的新路子,2016年普洱市启动了以景迈山古茶林为试点的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品牌创建工作,目前已完成诚信联盟组建、产品标准制定、生产加工监控系统建设、产品检验等工作,并于今年2月正式发布了“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向市场推出一款有身份证、有履历、可查询、可追溯的普洱茶产品,为擦亮“普洱茶”金字招牌、打造“世界的普洱”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科技创新开拓普洱茶大健康市场研究
从2008年开始实施“科学普洱行动计划”以来,普洱茶研究院联合云南农业大学等院校,以科技为支撑,推动普洱茶产业的数字化、标准化、功效化、规模化、品牌化进程,开拓普洱茶的大健康市场研究。
其中,“普洱茶降血糖功效”研究成果已通过云南省科技厅科技成果鉴定,相关发现和成果已经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保护。目前多项科研成果与生产企业实现了对接,研发出普洱茶系列新产品30多个。
此外,各茶企也根据市场需求不断研发新产品,拓展产业链。澜沧古茶公司成立了普洱茶膏研究中心,开发出“乌金”普洱茶膏产品,投放市场深受欢迎。天士力集团为确保产品稳定,进行了晒青茶工艺自动化技改,实现了晒青茶产品质量可控,同时进行了多茶类、原味茶珍的研发。原生公司在云南大叶种茶多茶类(绿茶、红茶、黑茶、白茶、黄茶、青茶)研究开发上进行多茶类加工工艺探索,首次进行了云南大叶茶试制黄茶、白茶的尝试,开发出“原生黄金茶”、“月光白”、“原生红茶”等。
产业跨界促进茶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在柏联、银生等一批茶叶庄园建设取得成效的基础上,普洱市推动茶产业加速内部分工分业、外部与其他产业跨界融合,促进茶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2016年,普洱市启动了思茅区“茶产业链综合体示范区”项目前期工作,示范区以茶叶有机化种植为产业依托,将实现茶与旅游、文化创意、科技创新等资源共享、渠道共用,构建以庄园建设带动产业发展的新模式。
同时,普洱市大力推进电商发展。云南普洱茶交易中心正式上线运营,开户数已达数万户,吸纳会员企业50余家。实现挂牌业务、供应链+销售业务、竞价业务,以及产品的线上交易、线下配送业务。目前已上线试运营挂牌产品10款,竞价产品5款,茶叶交易总量200余吨,其中挂牌业务帮助茶企和会员实现销售额6200万元,竞价业务实现销售额4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