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切换
新闻
民族文化:增强云南旅游发展后劲的“内核”
2017
01/11
09:43

彩云之南,拥有丰厚的文化积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形成了绚烂的民族文化,构成了云南特有的人文景观。随着近年来不断创新、提炼,民族文化正成为增强云南旅游发展后劲的“内核”。

民族文化彰显魅力 提升云南旅游品质

云南号称“歌的海洋”、 “舞的世界” 、“歌舞之乡”。佤族的甩发舞,彝族的山歌调、海菜腔,白族的大本曲、霸王鞭,傣族的孔雀舞等,都堪称我国民间艺术的精华。

来自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的消息,目前,云南已经收集到各民族民歌曲调2万多首,舞蹈6718部,戏剧2000多部,器乐200多种,叙事长诗50多部。

近年来,云南省在民族民间歌舞市场化运作中进行了大量的尝试,对传统民族民间文化进行加工和包装,注入现代元素,使之更符合海内外观众的观赏习惯和审美情趣。此举获得了成功,产品数量、质量突出,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民族演艺产业链。在柬埔寨吴哥窟推出大型演艺节目《吴哥的微笑》;在江苏苏州打造了《丽水金沙》苏州版《美哉姑苏》;在海南三亚成功打造了《浪漫天涯》;融合云南民族文化元素,推出新型杂技节目《雨林童话》,这些优秀产品让云南民族文化蜚声海内外。

作为文化“走出去”的先头兵,近年来,云南已有500多个艺术团体、2万余人次演员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1600余场,把云南民族歌舞文化推向了世界,展示了“中国魅力”和“云南印象”。

民族节庆文化产业 打开云南旅游新局面

“一年十二个月,云南月月都有民族节庆。每一次节日盛会,都是民族歌舞的海洋,每一次节日庆典,都是民族之花的绽放。”云南省民宗委文宣处处长沙云生说。

在云南,25个世居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节日,代表性的有傣族泼水节、彝族火把节、景颇族目瑙纵歌节、保山刀杆节、文山苗族花山节和壮族陇端节,以及怒江怒族鲜花节、大理三月街和蝴蝶会、中国佤族司岗里“摸你黑”狂欢节、哈尼族太阳节暨双胞胎旅游节等。这些节日,时间上前后相续,空间上点线面结合,月月有节日,处处有节日,也成为提高区域知名度、传播民族文化、塑造旅游品牌的重要契机。

以2016年7月楚雄州举办的“火把节”为例,楚雄州在招商引资和旅游经济收入上双双实现新突破,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39个,全州累计接待旅游者50.5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01亿元。

民族饮食文化成为吸引游客的新名片

“特殊的地理条件使云南气候和物种多样,从而使云南民族饮食文化五光十色,各有特点,可以说云南是饮食文化的王国。”云南省民宗委文宣处主任科员张元波告诉记者,彝族砣砣肉,白族三道茶、木瓜焖鸡,独龙族石板粑粑,傣族香茅草烤鸡、竹筒饭,拉祜族剁橄榄,哈尼族奶浆菌酸菜,纳西族的琵琶肉……云南各地、各民族都有特色美食,广受国内外游客好评,推广民族传统餐饮文化的企业、商户也从中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目前,傣味餐厅、藏餐厅、傈僳族餐厅、哈尼族风情餐厅、彝族风情餐厅、建水烧烤、石屏豆腐、文山卷粉、蒙自米线等,已成为地域文化的品牌。有的还把民族风味餐厅开到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让云南民族餐饮业获得发展的同时,也成为吸引游客的一张张新名片。

扶持民族工艺产业 助推云南旅游产业增值

在云南省大理州鹤庆县草海镇新华村,有948户、1648人从事民族工艺和旅游关联的产业。截至目前,这个村通过网上对外销售、联系订单的商家共有130户,年交易额在5000万元以上,形成规模年销售收入30万元以上的有15户。这些商户中,有外来人员开设的淘宝店铺,也有本村回乡大学生或手工作坊开设的淘宝集市店,当地的许多银饰加工企业更是在天猫、京东等平台开设了大型网店。

新华村是云南各民族群众参与工艺产业的缩影。云南民族民间工艺主要以织绣、服装、雕塑、陶瓷、金属、建筑、以及工艺绘画和剪纸为代表的其它工艺八个大类为主,品种繁多,绚烂多彩。单以金属工艺为例,青铜、镍白铜、斑铜、乌铜走银、锡工艺等别具特色。民族民间工艺市场价值被逐步挖掘出来,生产工艺也不断提升,白族扎染和银器制作工艺、傣族竹器制作工艺、彝族刺绣等许多少数民族工艺产品设计日渐多样,在云南文化产业格局中形成一定规模,涌现出紫陶、银器、石砚、锡器、刺绣等知名品牌。

近年,云南建成了鹤庆新华银器村、腾冲荷花玉雕村、剑川狮河木雕村、大理周城扎染村、香格里拉尼西制陶等大批专业市场,形成昆明、瑞丽、腾冲等全国著名珠宝玉石市场。

据相关部门统计,在云南从事民族民间工艺品为主的生产企业2200多家,销售企业7000多家,相关从业人员40多万人,年销售额达90多亿元。

建民族特色村寨 增添云南旅游新亮点

截至2015年,云南省民宗委共建设了450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其中,与云南省旅发委合作共同建设了三批150个民族特色旅游村。

云南省采取旅游特色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古村落保护三种模式分类推进开放,还依托云南生态、特色种植业等优势,推进以茶叶、花卉、咖啡、特色水果、珍贵苗木和药材等内容的100个农业庄园、家庭农场建设,赋予边疆旅游以新内涵,同时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

“民族特色旅游村寨建设丰富了旅游的内容,符合现代休闲旅游者追求回归自然和个性需求多样性变化的新趋势,提升了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沙云生说,通过开办家庭旅馆、休闲农庄、农家乐、娱乐购物、手工刺绣等项目,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