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刘国华研究员等来自国内59家优势科研单位、企业、政府行业机构的523人,历经5年的协作攻关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二五”重大项目《西南生态安全屏障(一期)构建技术与示范》(No. 2011BAC09B00)取得一系列重大研究成果,在北京通过了科技部社会发展司组织的专家组会议验收。
该项目对我国西南地区生态环境演变、石漠化、水土流失和土地退化以及水电开发的生态环境累积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以下突出的研究成效:一是在退化生态综合治理方面,实现了从原有的退化生态系统结构改善技术向生态系统功能维持和提升技术的转变;二是从区域发展需求和资源特点出发,将生态恢复和民生改善结合,研发了一批生态衍生产业技术,开发了相关生态产品;三是提出了水电能源基地建设生态风险多尺度规避和管理策略及方案,研究了生态调度技术。项目研发了78项不同退化生态系统类型恢复和功能提升技术、生态衍生态衍生产业技术26项,开发了27个生态产品;培育相关企业18家;集成研发水电开发生态安全评估与保障技术7项;建立试验示范区(点)41个,总面积达12100公顷;构建了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决策支持系统和相关数据库;编写并颁布行业和地方技术标准20项;申请发明专利107项(已获得授权38项);发表论文574篇、出版专著14部;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320人,培训地方技术人员11955人次。
其中由 云南大学 何大明教授主持,联合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清华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华能澜沧江水电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和云南西双版纳州农业局水产技术推广站等共同完成的《水电能源基地建设对西南生态安全影响评估技术与示范》(2011BAC09B07)研究,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效,在成都召开的专家组验收会议上,受到好评。专家们认为,课题研发了关键生态敏感对象识别及其生态敏感度的多尺度评估、水电能源基地建设综合生态影响的多尺度评价、流域水电可持续发展评估、基于生态成本的水能资源开发适宜性评价、耦合生态与发电目标的梯级水库群优化调度、基于生态风险表征概念模型的水电工程综合生态风险评估等关键技术;建立了集鱼类洄游通道维持、电站生态调度调控、鱼类栖息地保护、渔业资源补充为一体的澜沧江中下游鱼类生态综合保护与修复体系。
项目还申报了2项行业技术标准;创建了澜沧江下游鱼类生态保护技术综合试验示范基地,保护鱼类洄游通道143 km,保护土著鱼类物种106种;研发了5种关键经济和土著鱼类的增殖技术,成功实现规模化培育,并放流450多万尾;建成珍稀保护植物园区、珍稀植物苗圃区、珍稀植被抚育区等达280亩,开展了17种珍稀和濒危保护植物物种保护示范;发表论文59篇,其中SCI/EI期刊论文30篇;提交高层决策咨询报告5份;构建了怒江流域(云南段)、“三江并流区”不同尺度的4个关键生态敏感对象的多源综合信息数据库;编撰专题图件5套;形成一支30多人高层次合作研发团队,培养高层次人才8人,培养出站博士后1名、毕业博士8名和硕士21名。
课题成果为西南地区绿色水电能源开发、河流生态修复及流域生态保护等,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