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支撑拓宽致富路精准施策增添新动力
早春时节的旧城乡一片生机,清澈的勐波罗河蜿蜒流淌,灿若朝阳的木棉花如期而开,装点着河岸边连绵不绝的高山。
属于干热河谷气候的旧城乡以蔬菜种植而著称,但是局限于狭窄的坝区,去年,随着云南万家欢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的入驻,旧城乡迎来了新的产业发展机遇,这个施甸县的南部小镇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以前山上都是大片大片的甘蔗。”旧城乡乡长王文洪介绍,随着人工成本的增加、糖价的下降,老百姓种甘蔗已经成为了赔本的“买卖”。如今大片的甘蔗地已被一棵棵长势良好的蓝莓树代替,白色的蓝莓花正迎风绽放,成为山间最靓丽的颜色。
去年,万家欢集团在旧城乡流转土地1万亩建设大山基地用于蓝莓种植。“这里的蓝莓比其他地区的生长快,上市也早一个月,丰产期的蓝莓每亩纯收入能达2万元。”基地负责人姚永平介绍,目前,万家欢集团以每亩300元至400元的价格,在施甸流转土地20600亩,建设集生态种植、农业观光、特色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种植观光园。未来,公司将在木老元乡、摆榔乡、旧城乡、酒房乡、万兴乡、何元乡、老麦乡等地规划种植特色水果8万亩,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为枯柯河流域片区、高寒山区特色产业发展建设提供支撑保障。
为解决搬迁群众对土地利用的后顾之忧,施甸县采取农村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改革办法,由政府依托实体融资公司统一流转土地,再按市场价格统一承租给企业发展现代农业的模式,对搬迁农户的土地进行规模化、公司化经营,发展产业。
“通过土地流转,原来的传统农民身份发生转变,成为产业工人。”王文洪介绍,除了土地租金的收入,当地群众还可以到基地打工或自己发展种植业,农民一下子有了3份看得见的收入。通过发展经济林果,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龙头企业的引进,充分开发利用了旧城乡的热区资源,大大增加了贫困群众实现全面小康的信心。”
脱贫攻坚离不开产业的支撑,产业的发展,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持久动力。施甸县出台区域发展、产业扶持精准到村到户的政策机制,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基本思路,做好园区产业扶贫、旅游产业扶贫、生态产业扶贫等区域产业的谋划布局,把推进区域发展与精准扶贫到村到户高度融合,让贫困群众实实在在享受到产业发展的红利。
随着土地流转效益的突显,旧城乡当地村民也尝到了甜头。村民赵家富这几天就思忖着搬到县城的“大计划”,他家里有64亩山地,以前种甘蔗,一年只有1万多元的收入,而现在仅土地流转的租金就有2万多元。“孩子可以上个好的初中,看病也不用跑很远,自己可以在县城打份工……”赵家富描绘着全家人未来的生活蓝图。
云南日报 记者 严家芬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