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切换
新闻
从一张蓝图到国际化高新产业新城 5年蝶变 滇中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新跨越
2020
11/26
13:38

2015年9月7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同意设立云南滇中新区的批复》,云南滇中新区(下称“滇中新区”)正式成为我国第15个、云南省首个国家级新区。

得益于区位优势明显、政策扶持有力、服务保障到位,滇中新区截至目前已引进世界500强企业6家、中国500强企业9家,并引进国药集团、中石油炼油、中关村、京东方、先导新材料等一批重点产业项目落地,赋能滇中新区高质量发展。

城市变化日新月异,产业集群次第开花,开放枢纽繁荣繁忙,人气商气日渐聚集……如今,滇中新区正争分夺秒构筑城市框架、快马加鞭丰富城市内涵,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

发展成绩亮眼

新区设立5年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1.5%

潘德龙真切地感受着滇中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2018年,中关村电子城(昆明)科技产业园常务副总潘德龙从北京来到昆明,那时的他面对的是位于昆明长水国际机场12公里外的一片建设初期的“大工地”。“那时候我们去招商,很多企业对片区发展持观望态度。”潘德龙回忆说。如今,这里早已不是两年前那个让企业家觉得“得再等等”的园区,而潘德龙的电话也成了“热线”。自去年10月投入运营以来,中关村电子城(昆明)科技产业园已引入电子商务、装备制造、总部经济、智慧城市、生物医药及大健康等领域企业近20家,项目整体入驻率已超50%。

放眼整个滇中新区,按照“把滇中新区打造成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支点、云南建设重要经济增长极、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综合试验区和改革创新先行区”这一战略定位,云南省委、省政府构建了“省级决策领导、新区独立建制、市区融合发展”的管理体制,为滇中新区在新的起点上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加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体制基础。

5年来,滇中新区始终坚持盯主业、抓经济,发展质量显著提升;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并依靠招商引资和创新创业两轮驱动,深入贯彻“533”产业发展战略,布局特色鲜明、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以现代服务、石油炼化、汽车及现代装备制造、临空产业、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八大产业串起高质量发展一盘棋,引领全区经济发展质量和动力变革。

滇中新区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2015年至2019年,滇中新区地区生产总值从460.68亿元增长到882.43亿元,增长91.5%。在19个国家级新区中,滇中新区地区生产总值排名从第15位升至第12位,在中西部5个总量千亿级以下的国家级新区中升至第一位。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滇中新区主要经济指标实现逆势增长,截至8月底,固定资产投资实现同比增长15.6%,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5.8%。

随着开发建设工作的推进,片区基础配套不断完善,区位优势叠加政策优势,如今的滇中新区已成为企业竞逐的投资热土。

改革创新破题

优化营商环境

打造高质量发展强“磁场”

“王总你好,我是滇中行政审批局的刘国清,想问问现在项目审批流程已进入最后的施工许可阶段,你现在还有什么问题需要我们配合解决的?”

很多企业家来到滇中新区发展后发现,在这里,政府是追在身后提供服务。

只有下好创新这步“先手棋”,才能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地”。滇中新区人拿出“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争分夺秒、不甘落后,跑着要项目,抢着搞服务。

为了激发滇中新区的创新活力,滇中新区成立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先后制定滇中新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要点,推进多审合一改革,以政务服务需求侧改革倒逼“放管服”改革,营商环境得到全面优化和提升。一次次的制度铺轨,一次次的流程再造,一次次的审批压减,滇中新区以内部的自我革命换来外部的清朗环境,经济发展活力迸发,环境磁场吸引力更足。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国药中生血液制品基地、中关村电子城、希尔顿酒店、国际生态养生城……5年来,一批批优质项目、一家家优秀企业纷至沓来,为滇中新区实现“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跨越”的目标注入了强劲动能。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今年8月,云南省委、省政府还印发《关于支持滇中新区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发挥新区对滇中地区的龙头带动作用,努力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发动机、改革创新的新引擎、开发开放的新高地,在全省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树立标杆……”

滇中新区高质量发展,未来可期。

记者李双双报道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